[实用新型]一种光伏专用二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5959.0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3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练佳;贲海蛟;梅余峰;俞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如皋市易达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861 | 分类号: | H01L29/861;H01L25/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专用 二极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二极管,特别涉及一种光伏专用二极管。
背景技术
在光伏电力系统中,二极管的运用相当的普遍,而有一部分二极管体积较大不易 安装,且占用空间较大,不具备优良的温度特性和功率循环能力,而其中,整流二极管( 或二极管整流器)通常是设置于光伏板内,以将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并传送至各种电器 装置,一般而言,光伏板内通常配置有6至8个整流二极管。在正常工作时芯片结温比较 集中,对导热及散热性能要求比较高,产品稳定性会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不产生暗区的情况下,一种散热 效果很好,体积很小的光伏专用二极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伏专用二极管,包 括,基座,半导体芯片,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插片,所述 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之间通过半导体芯片连接,所述半导体芯片安装在基座的 内部,所述基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 三电极的顶部为螺帽。
优选的,所述基座长度为94m,宽度为25m,高度为33m。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的轴心到基座的边为22m,第一和第二电极的轴心相距20m, 第二和第三电极的轴心相距20m。
优选的,所述插片为铜制,厚度为0.8m,长度为2.8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6~8个光伏专用二极管串联在光伏板内,散热效果 好,体积小,易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芯片连接图。
图中:基座(1),第一电极(2),第二电极(3),第三电极(4),插片(5),第一固定孔 (6),第二固定孔(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光伏专用二极管,包括,基座(1),半导体芯片, 第一电极(2),第二电极(3),第三电极(4),第一固定孔(6),第二固定孔(7),插片(5),所述 第一电极(2),第二电极(3)和第三电极(4)之间通过半导体芯片连接,半导体芯片安装在基 座(1)的内部,基座(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孔(6)和第二固定孔(7),所述第一电极 (2),第二电极(3)和第三电极(4)的顶部为螺帽,基座(1)长度为94m,宽度为25m,高度为 33m,第一电极(2)的轴心到基座(1)的边为22m,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的轴心相距 20m,第二电极(3)和第三电极(4)的轴心相距20m。
总之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专用二极管在应用时可以提升光伏板电力输送工作时 的稳定性,对光伏板的寿命也有很大的提升,最主要的是可以降低光伏板本身的成本,使产 品更能普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如皋市易达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如皋市易达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59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