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用板材拉丝抛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5491.5 | 申请日: | 2015-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8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雷章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章建 |
主分类号: | B24B21/04 | 分类号: | B24B21/04;B24B41/02;B24B5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8364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用 板材 拉丝 抛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板抛光机,尤其是涉及一种两用板材拉丝抛光装置。属于金属抛光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种金属板抛光机,包括电机、机座、控制箱、磨砂轮,其结构特点是:控制箱引出一对互相平行的横梁,该对横梁上可滑动设置一机座,机座一侧安装电机,电机引出一动力齿轮,从动齿轮与电机位于机座的同一侧,动力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动力齿轮通过一轴部件与磨砂轮焊接成型;电机、动力齿轮、从动齿轮、轴部件、磨砂轮形成磨砂结构。
该金属板抛光机具有如下缺点:
磨砂轮一般为百叶轮,百叶轮在长期作业下容易磨损,需要定期更换,更换不便耗时耗力,经济成本高。
为此,需要设计一种两用板材拉丝抛光装置,具有磨砂结构为可拆卸的磨砂带状结构,更换方便、节约经济成本的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一种金属板抛光机的磨砂轮维护费用高,定期更换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两用板材拉丝抛光装置,能够更换方便、节约经济成本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两用板材拉丝抛光装置,包括电机、机座、控制箱、转动轴,其结构特点是:控制箱引出一对互相平行的横梁,该对横梁上可滑动设置一机座,机座一侧安装电机,电机引出一动力轮,转动轴保护套通过一固定板安装于电机下方,转动轴保护套为中空结构,转动轴整体套接于转动轴保护套中,传动轮之一、传动轮之二位于转动轴两端并分别突出于转动轴保护套外;传动轮之一与动力轮由一传动带联动;转动轴保护套于靠近传动轮之二的一侧还垂直延伸出一弹力杆,弹力杆的末端往垂直方向伸出一连接棒,连接棒的末端连接从动轮,从动轮与传动轮之二由一传动砂带联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达到:
进一步地,所述两根横梁下方的两端各具有一个滑轮。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防尘板,防尘板位于传动砂带上方,防尘板的一端具有安装位,安装位与连接棒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升降电机、升降机传动带、螺纹升降轴、固定套、联动轴,升降电机和固定套位于机座上,螺纹升降轴的上端贯穿机座并与固定套相套接,螺纹升降轴的下端插入电机的表面壳体;升降电机伸出联动轮,联动轴横穿固定套,联动轮与联动轴通过升降机传动带联动,联动轴具有与螺纹升降轴相配合使螺纹升降轴纵向运动的咬合齿。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通过横梁上可滑动设置一机座,该机座可沿横梁方向来回滑动,达到机座位置可改变的效果。转动轴保护套通过一固定板安装于电机下方,转动轴保护套为中空结构,转动轴整体套接于转动轴保护套中,传动轮之一、传动轮之二位于转动轴两端并分别突出于转动轴保护套外;传动轮之一与动力轮由一传动带联动。动力轮带动传动轮之一,传动轮之一通过转动轴与传动轮之二之间的整体结构带动转动轴和传动轮之二运动,传动轮之二与从动轮的组合使传动砂带能够在两者间不断运转,达到磨砂的作用。通过人手对弹力杆挤推,使传动轮之二与从动轮之间的距离减少,从而使传动砂带脱落,达到快速更换的效果。所述两根横梁下方的两端各具有一个滑轮;通过控制箱控制滑轮或者人手推动机器,可改变横梁的位置从而改变整个机器的位置,达到操作灵活的效果。
通过螺纹升降轴的上端贯穿机座并与固定套相套接,螺纹升降轴的下端插入电机的表面壳体;升降电机伸出联动轮,联动轴横穿固定套,联动轮与联动轴通过升降机传动带联动,联动轴具有与螺纹升降轴相配合使螺纹升降轴纵向运动的咬合齿;达到升降电机控制螺纹升降轴的纵向位置,继而控制电机、转动轴保护套、传动砂带的纵向位置,操作灵活。
防尘板位于传动砂带上方,防尘板的一端具有安装位,安装位与连接棒固定连接;达到防尘板遮挡传动砂带在磨砂过程中的金属颗粒,防止灰尘四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章建,未经雷章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54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