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静电防水透湿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5332.5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1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孙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锦辉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12 | 分类号: | B32B27/12;B32B27/06;B32B9/00;B32B27/08;B32B27/30;B32B5/08;B32B27/02;B32B27/36;B32B23/02;B32B5/26;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静电 防水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抗静电防水透湿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舒适性、安全、卫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种功能性纤维层出不穷。
纺织物、纱线或合成纤维是由于其本身的特性,在加工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因摩擦和感应记忆产生静电,且静电难以消除,容易吸附灰尘,在面料上形成污垢,或粘附身体产生不适感;穿脱衣物时静电释放产生电火花、针刺感影响穿着的舒适性。
涤纶是三大合成纤维中工艺最简单的一种,价格比较便宜,具有结实耐用、弹性好、不易变形、耐腐蚀、绝缘、挺括、易洗快干等特点,由其制备的涤纶面料具有良好的挺括度和折皱弹性,为人们所喜爱。但是由于涤纶纤维大分子表面为疏水结构,其抗静电性较差,在面料纺织过程中及成品面料穿着过程中均易产生静电,尤其是编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静电甚至可能引发火灾。传统的抗静电纤维是普通涤纶纤维或织物表面施加亲水剂,增加其表面的亲水吸湿性,以防止静电在纤维上聚集,但这种抗静电效果经洗涤、摩擦后容易消失,相应的功能持续有效性较低,不能真正起到持久防水防静电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防水抗静电效果佳,透气性好,舒适度高的抗静电防水透湿面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抗静电防水透湿面料,包括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所述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之间有一层聚四氟乙烯服装膜,所述上层面料和聚四氟乙烯服装膜之间有一层竹炭纤维层;所述上层面料由电改性涤纶纤维和甲壳素纤维混纺而成,所述聚四氟乙烯服装膜和下层面料之间还有一层水性丙烯酸酯膜层。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面料内织入有导电纤维丝。
更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纤维丝为长丝碳素纤维。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面料为角度呈60°的斜纹组织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下层面料的内层为平纹组织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电改性涤纶纤维和甲壳素纤维的质量比为1:1.2-1.6。
更进一步的,所述电改性涤纶纤维和甲壳素纤维的质量比为1:1.3。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设计有聚四氟乙烯服装膜,聚四氟乙烯服装膜具有防水透湿、防风保暖之特效,本实用新型中设计聚四氟乙烯服装膜提高了面料的防水透湿及防风性能;
2、本实用新型中上层面料和聚四氟乙烯服装膜之间有一层竹炭纤维层;竹炭纤维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冬暖夏凉、绿色环保等特点,在上层面料和聚四氟乙烯服装膜之间有一层竹炭纤维层,大大提高了面料的吸湿透气型,同时还增强了面料的抑菌抗菌性,冬暖夏凉,提高了穿着的舒适度;
3、本实用新型中上层面料由电改性涤纶纤维和甲壳素纤维混纺而成,采用此设计,有助于提高面料的抗静电性;所述聚四氟乙烯服装膜和下层面料之间还有一层水性丙烯酸酯膜层,采用此结构,大大提高了面料的透湿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层面料,2下层面料,3聚四氟乙烯服装膜,4竹炭纤维层,5水性丙烯酸酯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锦辉化纤有限公司,未经扬州锦辉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53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钝化工艺
- 下一篇:一种低碳钢氧化层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