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亚克力板操作处理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5204.0 | 申请日: | 2015-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9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1/26 | 分类号: | B29C51/26;B29C53/80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吴奇 |
地址: | 242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亚克力板 操作 处理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亚克力板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亚克力板操作处理 平台。
背景技术:
压克力是由丙烯酸类和甲基丙烯酸类化学品的通称,包括单体、板材、粒 料、树脂以及复合材料,压克力板由甲基烯酸甲酯单体聚合而成,即聚甲基 丙烯酸甲酯板材有机玻璃,亚克力板按生产工艺分浇铸板和挤出板两大类, 亚克力浇铸板:分子量高,具有出色的刚度、强度以及优异的抗化学品性能, 这种板材的特点是小批量加工,在颜色体系和表面纹理效果方面有无法比拟 的灵活性,且产品规格齐全,适用于各种特殊用途。亚克力挤出板:与浇铸 板相比,挤出板分子量较低,机械性能稍弱。然而,这一特点有利于折弯和 热成型加工,在处理尺寸较大的板材时,有利于快速真空吸塑成型。同时, 挤出板的厚度公差比浇铸板小。由于挤板是大批量自动化生产,颜色和规格 不便调整,所以产品规格多样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由于亚克力板的特性,对亚克力板进行操作和加工的时候需要特有的操 作平台才能使加工和操作更加顺畅,而目前的一些操作平台在使用的时候都 会有一些不方便,移动旋转等不顺畅,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不利于 提高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功能丰富、 使用方便,可以实现亚克力板升降、移动和旋转等操作,并且能够节省人力 物力的亚克力板操作处理平台。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亚克力板操作处理平台,包括支撑架、横梁板、位移轮、升降吸盘 和导向轮,所述横梁板安装在支撑架上部,在横梁板上均匀设置安装有位移 轮,所述位移轮之间的间距相同,同时在两组位移轮之间还设置有升降吸盘, 所述升降吸盘通过气压泵垂直安装在横梁板的下方,升降吸盘的底部朝上设 置,所述气压泵下方设置有固定板,气压泵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架 设在支撑架上,所述横梁板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位移 轮的运动方向相互垂直;
所述位移轮的轮毂上设置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 防止对亚克力板造成损伤;
该设备在使用的时候当亚克力板在横梁板上放置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随 意调节亚克力板的位置,而位移轮可以为亚克力板的移动提供巨大的帮助, 并且由于位移轮表面都装备有橡胶圈所以位移轮对亚克力板还具有很好的缓 冲作用,当需要对亚克力板进行提升甚至其它操作的时候,设置在横梁板下 方的升降吸盘可以将亚克力板吸附住,然后通过气压泵的作用将亚克力板进 行托举运动使其可以实现升降操作,而横梁板两端的导向轮,则可以帮助亚 克力板的旋转和改变操作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新颖、功能丰富、使用方便,可以 实现亚克力板升降、移动和旋转等操作,并且能够节省人力物力,有益于提 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撑架;2-横梁板;3-位移轮;4-升降吸盘;5-导向轮;6-气 压泵;7-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 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亚克力板操作处理平台,包括支撑架1、横梁板2、位移 轮3、升降吸盘4和导向轮5,所述横梁板2安装在支撑架1上部,在横梁板2上 均匀设置安装有位移轮3,所述位移轮3之间的间距相同,同时在两组位移轮3 之间还设置有升降吸盘4,所述升降吸盘4通过气压泵6垂直安装在横梁板2的 下方,升降吸盘4的底部朝上设置,所述气压泵6下方设置有固定板7,气压泵 6固定在固定板7上,所述固定板7架设在支撑架1上,所述横梁板2的两端还分 别设置有导向轮5,所述导向轮5与位移轮3的运动方向相互垂直;
所述位移轮3的轮毂上设置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 防止对亚克力板造成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52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