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切削液供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4390.6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66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10 | 分类号: | B23Q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削 液供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切削液供液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过程中,切削液是一种惯常的冷却手段,其通过供液装置将切削液喷附在零件的表面,从而降低零件的表面温度,降低零件过热黏住刀具的问题,但是切削液过度的靠近待切削位置,将会改变工件的颜色,降低零件的质量。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0810102100.X”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切削供液装置,其包括调节阀、混合腔、管体和喷嘴,从而将混有气流的液体喷射至切削物体的表面,从而降低切削温度,提高切削性能,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特别是非规则的特种机床的工作台上,切削供液装置的设置位置需要根据切削物件的位置和大小做出调整,一般的切削液供液装置的管体的行程有限,无法满足在切削物件的超长距离的位置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进行位置调整的切削液供液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切削液供液装置,包括供液机构,所述供液机构连接有架体,所述供液机构包括供液管,所述供液管与架体滑移连接,所述架体与供液管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固定部,所述架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固定支撑部的第二固定部。
作为优选,所述供液装置包括蛇形管,所述蛇形管与供液管连接的位置设置有控制蛇形管与供液管开启和关断的阀体。
作为优选,所述蛇形管一端与阀体连通,所述蛇形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喷头。
作为优选,所述蛇形管包括若干个依次套设的管体,相邻所述管体转动连接,相邻所述管体之间设置有供气体流入的空隙。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部为设置在架体上的与供液管配合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侧壁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上螺纹连接有与供液管的侧壁抵接的固定件。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部为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二固定部为与定位孔配合的螺栓,所述底部通过螺栓与工作台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蛇形管由塑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架体包括相互套设的伸缩支撑杆,相邻所述伸缩支撑杆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卡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架体与供液机构的连接,架体独立于工作台设置,故供液机构能够设置在工作台的任何位置,从而通过架体的移动,适应切削物件的位置,对待切削的物体的需要冷却的位置喷射出切削液;同时供液管与架体通过固定部进行固定,固定部使供液管与架体之间的位置也可以进行调整,从而在不调整架体位置时候,对供液管的出液位置进行调整,方便切削液供液装置进行位置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所示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B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C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0、架体;01、伸缩支撑杆;02、卡箍;1、供液管;2、固定部;21、固定孔;22、螺纹孔;23、固定件;3、支撑部;31、定位孔;4、蛇形管;41、管体;42、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切削液供液装置,包括供液机构和架体0,供液机构在申请号为“200810102100.X”的发明专利中已经公开,其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供液机构与架体0连接,供液机构包括供液管1,供液管1与架体0滑移连接,架体0与供液管1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固定部2,固定部2为设置在架体0上的与供液管1配合的固定孔21,如图所示,为了方便固定孔21的加工,架体0上设置有固定孔21的位置设置有一固定块,固定孔21设置在固定块上,固定块与架体0之间是焊接的,设置有固定孔21能够避免架体0的横截面积较大,同时固定孔21与供液管1是滑移连接的,供液管1是一根流通有切削液的硬质管体41,其与固定孔21之间通过轴孔配合滑动,但是供液管1与架体0之间需要固定,所以固定孔21的侧壁上设置有螺纹孔22,螺纹孔22上螺纹连接有与供液管1的侧壁抵接的固定件23,固定件23可以为设置有螺纹的螺丝等等,其通过螺纹配合不断向供液管1的侧壁加压,使供液管1固定在架体0上,当供液管1滑移时,能够调整供液管1与架体0之间的相对位置,使供液管1更加靠近或者远离待切削物品,防止切削液喷出过近导致待切削物品发生变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43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曲轴研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主轴工作端防水防尘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