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电流互感器感应切换式取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3976.0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1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刘骥;宗榜馗;张显亮;张大宁;尹梦涵;何亚倩;陈昕;李思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种道北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流 互感器 感应 切换 式取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电流互感器感应切换式取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高电压的现场通常安装有电缆接头测温系统、导线覆冰状态检测 系统等检测系统,为了满足电气隔离的安全要求,其工作电压通常不能采用导 线从低压侧供给,因此常用的电源供给形式有:太阳能供电、激光供电、电流 传感器感应取电等,太阳能供电和激光供电电的方式设备成本较高且稳定性较 差,不利于推广使用。采用感应取电的方式进行供电时,其启动电流过大;目 前通常采用感应取电线圈与锂电池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取电装置,但是锂电池的 工作温度存在限制且其充电次数有限,影响取电装置的可靠性,同时,为了避 免在供电中存在供电死区,取能线圈对于设计工艺要求较高,给设计生产带来 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双电流互感器感应切换式 取电装置,它结构设计合理,采用两个电流互感器配合使用,可把启动电流降 到16A,结合超级电容后,不存在供电死区,可靠性强,生产成本低,有利于推 广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电流互感器感应切换式取电装置,包括套设在线缆外侧的CT1取能 线圈和CT2取能线圈,所述CT1取能线圈为一电流互感器,所述CT2取能线圈 为一带气隙的电流互感器,在CT1取能线圈的两输出端并联用于调整电流的第 一前端调整电路,在CT2取能线圈的两端并联一用于调整电流的第二前端调整 电路,两前端调整电路分别与一用于切换取能线圈供电的自动切换电路相连, 自动切换电路通过一用于调整输出电压的后端调整电路与负载相连,所述自动 切换电路包括与第一前端调整电路相连的二极管D10和与第二前端调整电路相 连的二极管D11;所述第一前端调整电路和第二前端调整电路均包括依次并联在 取能线圈上的调整电阻、电流冲击保护电路,整流滤波电路,第二前端调整电 路还包括电压取样电路,电压采样电路与一继电器控制电路的一端连接,继电 器控制电路的另一端分别通过一电阻R3与一导线与第一前端调整电路的并联端 相连,第一前端调整电路的整流滤波电路与二极管D10相连,第二前端调整电 路的整流滤波电路与二极管D11相连。
所述后端调整电路包括一过压保护电路,过压保护电路的一端与自动切换 电路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在过压保护电路的两 端依次并联有第一升降压稳压模块,超级电容和第二升降压稳压模块,第二升 降压稳压模块与负载相连。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采用两个电流互感器配合使用,启动电流降 到16A,结合超级电容后,不存在供电死区,可靠性强,生产成本低,有利于推 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CT1取能线圈,2、CT2取能线圈,3、第一前端调整电路,4、第 二前端调整电路,5、继电器控制电路,6、调整电阻,7、电流冲击保护电路, 8、整流滤波电路,9、电压取样电路,10、过压保护电路,11、第一升降压稳 压模块,12、第二升降压稳压,13、负载,14、超级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39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型发电机用磁体
- 下一篇:一种非环形互感器取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