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转向节钻孔竖向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3835.9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5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庞洪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五龙洪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裴娜 |
地址: | 401329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转向 钻孔 竖向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转向节技术领域,特别是对转向节进行钻孔时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转向节是汽车转向桥上的主要零件之一,能够使汽车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转 向节的功用是承受汽车前部载荷,支承并带动前轮绕主销转动而使汽车转向。在汽车行驶状 态下,它承受着多变的冲击载荷,因此转向节的精度和硬度是关系到汽车是否能安全行驶的 重要因素。转向节在钻孔的过程中,要受到巨大的外力,使转向节晃动,一旦转向节固定不 住,生产出的转向节一定会出现精度上的偏差,严重影响汽车的使用安全。不同的汽车型号 所对应的转向节形状也各不相同,目前缺少一种适用于大多数转向节钻孔的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汽车转向节钻孔竖向固定装置,它可以在对各种型号的 转向节钻孔时,将转向节固定,提高转向节的生产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坚向固定在操作台上的背板, 背板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用于穿过转向节底柱的通孔,在背板中心位置处还设置有用于安装 转向节的固定板,固定板的心中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固定转向节底柱的安装孔,在固定板靠近 安装孔的位置处还设置有内凹的环形紧固环台,安装孔的直径小于通孔的直径和转向节底柱 的直径,固定板包括有对称的上固定分板和下固定分板,在上固定分板的上部两端均和下固 定分板的下部两端均设置有一条内置螺杆的滑槽,螺杆一端固定在背板上。
进一步,在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用于固定转向节的固定机构。
进一步,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固定在固定板上的中空安装环台、L形的锁柱和中空限位 盖,安装环台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安装环台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锁柱的短边端部设置有 外螺纹,限位盖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锁柱的短边穿过限位盖,通过螺纹活动的安装在安装 环台内,限位盖通过螺纹与安装环台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固定在固定板上的中空安装环台和L形锁柱,中空安装环 台内壁设置有环形滑轨,L形锁柱的短边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滑轮,L形锁柱通过滑轮活动 地安装在安装环台内,在安装环台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L形锁柱的限位块。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转向节钻孔时,将转向节的底柱插入通孔和安装孔,再调整固定板四个角螺杆的位置, 使转向节的底柱刚好能穿过安装孔,拧紧螺杆上的螺帽,将转向节的底柱卡在紧固环台内, 并固定。在钻孔的过程中,可以有效防止转向节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抖动,提高转向节的生产 质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 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 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 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转向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固定机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固定机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背板;2.转向节底柱;3.固定板;4.固定机构;5.安装环台;6.锁柱;7.限 位盖;8.滑轨;9.滑轮;10.限位块;11.紧固环台;12.螺杆;13.滑槽;15.上固定分板; 16.下固定分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汽车转向节钻孔竖向固定装置,包括有坚向固定在操作台上的背板1,背板1的中 心位置处设置有用于穿过转向节底柱2的通孔,在背板1中心位置处还设置有用于安装转向 节的固定板3,固定板3的心中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固定转向节底柱的安装孔,在固定板3靠 近安装孔的位置处还设置有内凹的环形紧固环台11,安装孔的直径小于通孔的直径和转向节 底柱2的直径,固定板3包括有对称的上固定分板15和下固定分板16,在上固定分板15的 上部两端均和下固定分板16的下部两端均设置有一条内置螺杆12的滑槽13,螺杆12一端 固定在背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五龙洪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五龙洪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38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控制阀内腔精确加工夹具
- 下一篇:压板式浮动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