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门缓冲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03041.2 | 申请日: | 2015-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0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海浩 | 
| 主分类号: | E05F5/02 | 分类号: | E05F5/02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 地址: | 361003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冲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缓冲机构。
背景技术
在医院内,大部分门都没有安装缓冲装置,关门时门与门框之间没有缓冲,只能依靠人力 来控制关门的力度,而每个人的习惯和力气不同,并不能完全避免关门的噪音。另外,还有很 多外力因素,如刮风,或负压病房两侧压力不相同等因素,也会导致在非人为情况下关闭时声 音很大,从而无法为患者尤其是重症监护室的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这也与相关规范 相悖。另外,对门及门框等医院财产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门缓冲机构,可以避免关门 时产生的噪音,且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门缓冲机构,包括底座、缓冲件和盖板;该缓冲件为具有拱形部分的弹性件;该盖板 中部设有贯通的通槽,盖板内表面在通槽的两端均设有与缓冲件两端相适配的让位槽;底座与 盖板装接在一起且缓冲件固定在底座与盖板之间,缓冲件两端滑动装设于让位槽内且缓冲件的 拱形部分至少部分露出通槽之外;该底座固接在门框上且盖板外表面与门关闭后门表面所在平 面相接触或略低于门表面所在平面;通过门与缓冲件接触或分离、缓冲件的拱形部分弹性变形 或复原且缓冲件两端分别在两个让位槽内移动以实现对门的缓冲。
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固接在一起的呈L字型布置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该第一部 分装接在门框上,该第二部分与所述盖板装接在一起且缓冲件固定在第二部分与盖板之间。
一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件为弯曲的条状弹性件,其中间具有拱形部分,且其两端为膨大部 分,该膨大部分宽度大于通槽宽度。
一实施例中:所述盖板形状与第二部分适配。
一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让位槽与通槽的长度之和不小于缓冲件拉直后的长度。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门缓冲机构可以避免人为或非人为因素产生的关门时的噪音,为人们提供 良好的环境,也可避免大力关门对门和门框造成的损坏。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甚至可以隐藏在门缝中,不占用人的活动空间,且 安装简单,更换方便,制备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门缓冲机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件与盖板装接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件与盖板装接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门缓冲机构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门缓冲机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底座10,第一部分11,第二部分12;缓冲件20,拱形部分21,膨大部分22; 盖板30,通槽31,让位槽32;门框40;门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请查阅图1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门缓冲机构,包括底座10、缓冲件20和盖板30; 所述底座10包括固接在一起的呈L字型布置的第一部分11与第二部分12,该第一部分11装 接在门框40侧壁上;该缓冲件20为弯曲的条状弹性件,其中间具有拱形部分21,且其两端设 为膨大部分22;该盖板30中部设有贯通的通槽31,盖板30内表面在通槽31的两端均设有与 缓冲件20两端的膨大部分22相适配的让位槽32;底座10的第二部分12与盖板30通过四角 的螺钉装接在一起且将缓冲件20固定在第二部分12与盖板30之间,缓冲件20两端的膨大部 分22滑动装设于让位槽32内且缓冲件20的拱形部分21至少部分露出通槽31之外,该底座 10固接在门框40上且盖板30外表面与门50关闭后门50表面所在平面相接触或略低于门50 表面所在平面(如图5,为方便说明,图中示出门50的截面);通过门50与缓冲件20接触或 分离、缓冲件20的拱形部分21在门50的作用下弹性变形或复原且缓冲件20两端分别在两个 让位槽32内移动以实现对门50的缓冲。
本实施例之中,膨大部分22宽度大于通槽31宽度,因此缓冲件20不会从通槽31中掉出。
本实施例之中,所述盖板30形状与第二部分12适配,外形更为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浩,未经张海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30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雷式”混凝土振动球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木地板固定卡扣及木地板安装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