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对刀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02349.5 | 申请日: | 2015-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12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郭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海纳川机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17/22 | 分类号: | B23Q17/2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刀仪。
背景技术
在机加过程中,用于工件装卸、刀具调整等工序的时间占据了加工周期中相当大的比例,特别是对于刀具调整,既费时费力,精确度也不高,因此人们发明了对刀仪来辅助调整。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对刀仪一般是立式的,竖直方向上的尺寸较大,对于那些结构紧凑、高度有限的设备往往不能正常的安装,给人们的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卧式对刀仪,其结构紧凑,相对比传统对刀仪体积更为小巧,且长度方向的尺寸大大减少,适用于安装高度受限的设备;设有保护装置,可以避免刀具下移过度破坏对刀仪。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卧式对刀仪,包括底座、机芯、对刀片、主轴、动触点、静触点、滑块以及弹簧,底座包括一腔体,该腔体在底座的上侧面形成第一开口,在前侧面形成第二开口,机芯设于底座上并封闭第一开口,其上设有一竖直的通孔,主轴穿设在该通孔内,其首端从通孔的上方伸出后与对刀片连接,尾端从通孔的下方伸出后与腔体内的滑块连接,从而与底座形成一“L”型结构,弹簧套设在主轴上,以使对刀片、主轴与滑块能够一体的相对机芯发生竖直方向的弹性运动,机芯的下表面设有静触点,滑块的上表面在对应该静触点的位置设有动触点,动触点可随滑块的运动与静触点接触或者分离。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包括微动开关,微动开关设于腔体内并与滑块并列,滑块在向下运动一预设距离后触发该微动开关。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腔体的侧壁设有水平的槽,槽与第二开口连通。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机芯的下表面设有导向柱,滑块上设有导向槽。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机芯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将其贯通的气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包括设于底座上侧面的吹气柱,吹气柱的底部设有进气口,顶部对应对刀片的位置设有出气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紧凑,相对比传统对刀仪体积更为小巧,且长度方向的尺寸大大减少,适用于安装高度受限的设备;设有保护装置,可以避免刀具下移过度破坏对刀仪。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体透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机芯、主轴与滑块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
参照图1与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相关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1、底座2、机芯3、对刀片4、主轴51、动触点52、静触点53、滑块54、弹簧6以及电路板(未示出),其中底座2作为承载结构,其优选为一长方体,且该长方体的高度小于其长度,底座2的内部设有一矩形的腔体21,该腔体在底座的上侧面形成第一开口(未示出),在前侧面形成第二开口。
优选的,腔体21的侧壁设有水平的槽22,槽22与第二开口连通,电路板可以由第二开口进入腔体21内,同时其一端插接在槽22内以进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海纳川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海纳川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23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