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瓢虫成虫运输、释放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02214.9 | 申请日: | 2015-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6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 发明(设计)人: | 蒲德强;戢沛城;龚一耘;钟文娟;袁灿;刘虹伶;牟方生;张超;杨泽湖;毛正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裴娜 |
| 地址: | 6103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瓢虫 成虫 运输 释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研究基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瓢虫成虫保存、 运输、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瓢虫主要是通过卵卡进行释放,瓢虫的卵期在生产上常用季节 的常温状况下只有2-3天,且温度过高会影响卵的孵化率,虫卵保存时 间短,由于生产上大面积使用时需要释放瓢虫的地区往往较分散,从养 殖区域到分发到偏远的乡村需要运输时间较长,往往超过3天,因此以 寿命较长的成虫释放效果更好,但是目前生产上还没有运输和释放瓢虫 成虫较好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便于运输、释放瓢虫 成虫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瓢虫成虫运输、释放的装置,包括盒体和盒盖, 所述盒体和盒盖均由均布有通气孔的硬质纸板制作而成,所述盒体和盒 盖设置有连接部,所述盒盖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盒体连接,所述盒盖 顶部的内壁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轴向方向与所述盒盖顶部的 内壁所在平面方向平行,所述盒盖顶部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内部有一 根绳子穿过,所述绳子在盒体内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连接在一起,所述 绳子在盒体外的另一端打一固定结,所述固定结的直径大于所述开孔的 直径,所述绳子的长度使所述连接杆可以拉出至所述盒盖的顶部位置。
优选的,所述盒体和盒盖为相互配合的长方体形状,所述盒体的底 部黏贴封闭,所述盒盖的顶部折叠封闭。
优选的,所述盒体顶部开口未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棱边上都设置有 与所述盒体配合的接触部,所述盒盖与所述盒体关闭时,所述接触部沿 所述盒盖所在的方向延伸至所述盒盖顶部,所述接触部与连接部相对的 一面,其中间位置为下凹的形状。
优选的,所述开孔设置在所述盒盖顶部的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盒体顶部开口的长边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瓢虫成虫运输、释放的装置由均布有通气孔的硬 质纸板制作而成,透气性好,将成虫装入盒体内,将盒盖合拢,并在盒 盖盖缘与盒体结合部用透明粘性胶带连接,即可运输瓢虫;释放瓢虫时, 先将粘性胶带去除,打开盒盖,取出连接绳子的软质铝合金连接杆,将 铝合金连接杆折叠成弓形钩,挂到植株上,待瓢虫自动爬出,即完成瓢 虫的释放过程,瓢虫的运输和释放过程简易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瓢虫成虫运输、释放的装置作进一 步说明:
图1为本瓢虫成虫运输、释放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盒体、2-盒盖、3-通气孔、4-连接部、5-开孔、6-连接杆、 7-绳子、8-接触部、9-固定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 瓢虫成虫运输、释放的装置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 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瓢虫成虫运输、释放的装置,如图1 所示,包括盒体1和盒盖2,盒体1和盒盖2均由均布有通气孔3的硬 质纸板制作而成,盒体1和盒盖2之间设置有连接部4,盒盖2通过连 接部4与盒体1连接,盒盖2顶部的内壁上设置有连接杆6,连接杆6 的轴向方向与盒盖2顶部的内壁所在平面方向平行,盒盖2顶部设置有 开孔5,开孔5内部有一根绳子7穿过,绳子7在盒体1内的一端与连 接杆6连接在一起,绳子7在盒体1外的另一端打一固定结9,固定结 9的直径大于开孔5的直径。
盒体1和盒盖2为相互配合的长方体形状,盒体1的底部黏贴封闭, 盒盖2的顶部折叠封闭。
盒体1顶部开口未与连接部4连接的棱边上都设置有与盒体1配合 的接触部8,盒盖2与盒体1关闭时,接触部8沿盒盖2所在的方向延 伸至盒盖2顶部,接触部8与连接部4相对的一面,其中间位置为下凹 的形状。
开孔5设置在盒盖2顶部的中间位置,开孔孔径为3-4mm。
连接部4位于盒体1顶部开口的长边上。
硬质纸板每平方厘米均布有6-9个通气孔3,孔径为1-3mm。
连接杆6为软质铝合金材质,长为4-6cm,直径为0.50-0.60mm.
绳子7长为8-10cm,宽为2.0-2.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22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