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浴加热固定漂浮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0932.2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6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丰;王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7/02 | 分类号: | B01L7/02;B01L9/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25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浴 加热 固定 漂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浴加热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浴加热固定漂浮板。
背景技术
水浴加热是把要加热的物质放在水中,通过给水加热达到给物质加热的效果。水浴加热避免了直接加热造成的过度剧烈与温度的不可控制,可以平稳的加热,实验中许多反应需要严格的温度控制,就需要水浴加热。目前水浴加热一般都是把要反应的物质放在试管或离心管中,再把试管或离心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通过加热烧杯达到水域的目的;恒温水浴锅的使用,部分需要把试管架或离心管架放入水浴锅以固定试管或离心管,操作相对麻烦,并且容易损坏,另外有使用自制漂浮板,即将需加热容器插入漂浮板的圆孔中,使容器漂浮在水中加热,但漂浮板上圆孔的开设相对麻烦,圆孔的直径要考虑到使漂浮板与容器过渡配合,直径确定后需用小刀挖出上下通透的圆孔,制造相对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连接牢靠、试验可靠、制造方便的水浴加热固定漂浮板。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浴加热固定漂浮板,包括材料密度小于水的漂浮板体,所述漂浮板体表面设置有通透的十字形缝隙。
优选的,上述十字形缝隙的长度设置成不同大小,根据不同大小的缝隙长度能够将加热试管、离心管、色谱瓶等水浴加热容器固定连接在漂浮板体上,应用范围更广,减少专用设备的制作,大大节省试验成本。
优选的,上述漂浮板体厚度为5~10mm,能够满足放置容器后的浮力,该厚度能够将容器夹紧固定,保证试验的安全可靠进行,提高试验精确度和试验效率。
优选的,上述漂浮板体采用聚乙烯泡沫塑料板,该材料价格便宜,制造方便快捷,密度小,浮力好,可保证试验的准确进行。
优选的,上述漂浮板体四周设置有金属片包层。
优选的,上述漂浮板体上设置有两对称的扶手,所述扶手固定连接在金属片包层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将带十字形缝隙的漂浮板体放置到水浴槽中漂浮起来,通过十字形缝隙将需水浴的容器夹持紧固,从而实现容器的水浴加热,并且操作方便快捷,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连接牢靠、试验可靠、制造方便,减少了实验设备的准备时间,大大提高了试验的效率,并且还具有结构简单、装卸维护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放置到水浴槽中结构示意图。
图中,1-漂浮板体,2-十字形缝隙,3-金属片包层,4-扶手,5-水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介绍。
如图1~2所示,一种水浴加热固定漂浮板,包括材料密度小于水的漂浮板体1,所述漂浮板体1表面设置有通透的十字形缝隙2。
优选的,上述十字形缝隙2的长度设置成不同大小,根据不同大小的缝隙长度能够将加热试管、离心管、色谱瓶等水浴加热容器固定连接在漂浮板体上,应用范围更广,减少专用设备的制作,大大节省试验成本。
优选的,上述漂浮板体1厚度为5~10mm,能够满足放置容器后的浮力,该厚度能够将容器夹紧固定,保证试验的安全可靠进行,提高试验精确度和试验效率。
优选的,上述漂浮板体1采用聚乙烯泡沫塑料板,该材料价格便宜,制造方便快捷,密度小,浮力好,可保证试验的准确进行。
优选的,上述漂浮板体1四周设置有金属片包层3,避免漂浮板边缘触碰到水浴锅侧壁因温度过高烧坏漂浮板,金属片包层3采用0.2~0.4厚的铝皮制成,重量轻。
优选的,上述漂浮板体1上设置有两对称的扶手4,方便将水浴的漂浮板体拿出和放入,操作方便,省时省力,避免烫伤操作者,所述扶手4固定连接在金属包层3上,扶手采用塑料材料制作,减轻重量。
操作过程:将需要水浴的容器压入到十字形缝隙中,然后将其放入到水浴槽5中,从而实现加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09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