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刮电机及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98799.8 | 申请日: | 2015-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5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 发明(设计)人: | 祖军;郑玉端;张希功;吴海林;李明;梁少龙;杨长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7/116 | 分类号: | H02K7/116;B60S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雨刮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雨刮电机及汽车。
背景技术
在雨刮刮刷过程中,汽车开发为满足驾驶员雨天操作雨刮方便性,增加间 歇刮刷功能。当驾驶员操作雨刮开关间歇档位时,雨刮在刮刷过程中可能导致 突发停止工作,若干秒后恢复正常的事故状态。此问题主要由于雨刮电机涡轮 轴运动过程中出现轴向窜动,导致内部弹片与涡轮接触不良。现有的雨刮电机 轴向可以窜动,此处的弹片的弹力在长时间的窜动接触下(时而挤压比较严重, 时而挤压比较松),最终会比较松,偶尔导致接触不良,而此种接触不良会在 自动(开关达到自动)雨刮的模式下导致失效。
如图1所示,传统的雨刮电机涡轮轴在运动过程中由于机械零件配合间隙 会导致轴向运动,导致弹片与涡轮短时接触不良,在间歇刮刷中由于车身控制 器判断检测信号不正常,雨刮突发停止工作,若干秒后恢复正常。在雨天高速 行驶时,雨刮突发停止工作的问题会导致交通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防止雨刮电机 涡轮轴向窜动的雨刮电机及汽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雨刮电机,包括电机本 体和与所述电机本体相连的减速装置;
所述减速装置包括箱壳,所述箱壳内设置有涡轮;
所述电机本体连接有蜗杆,所述涡轮与蜗杆啮合,所述涡轮的中心贯穿有 涡轮轴,所述箱壳的上端面设置有弹簧卡圈,所述弹簧卡圈套装在所述涡轮轴 上。
优选地,所述弹簧卡圈与所述箱壳的接触处还设置有垫圈,所述垫圈套装 在所述涡轮轴上。
优选地,所述涡轮的外沿边设置有多个弹片,所述弹片与蜗杆上的齿吻合。
优选地,所述弹簧卡圈的内圆周部设置有多个锯齿。
优选地,所述涡轮轴的外径处具有多圈凹槽,所述弹簧卡圈的内圆周部的 多个锯齿与所述凹槽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箱壳的外部设置有多个三角肋脚,所述多个三角肋脚绕所述 箱壳的周缘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减速装置还连接有支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前述任一项所述的雨刮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在涡轮轴上套装弹簧卡圈,有效的保证了涡轮轴不会轴向窜 动,雨刮就不出现突然停止工作,安全可靠,结构简单,同时具有很强的实用 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雨刮电机的减速装置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雨刮电机的卡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速装置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电机本体;2-减速装置;3-箱壳;4-涡轮;5-涡轮轴;6-弹簧卡圈;7- 垫圈;8-三角肋脚;9-支架;10-蜗杆;11-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 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雨刮电机涡轮轴在运动过程中由于机械零件配合 间隙会导致轴向运动,导致弹片与涡轮短时接触不良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 单、能有效防止雨刮电机涡轮轴向窜动的雨刮电机及具有所述雨刮电机的汽 车。
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雨刮电机,包括电机本 体1和减速装置2;
减速装置2包括箱壳3,箱壳3内设置有涡轮4;
电机本体1连接有蜗杆10;涡轮4与蜗杆10啮合;涡轮4的中心贯穿有 涡轮轴5;箱壳3的上端面设置有弹簧卡圈6;
弹簧卡圈6套装在涡轮轴5上,弹簧卡圈6有效地保证了涡轮轴5不会轴 向窜动,雨刮就不出现突然停止工作。
进一步的,弹簧卡圈6与箱壳3接触处,还设置有垫圈7,垫圈7套装在 涡轮轴5上,垫圈7具有密封作用,防止水进入箱壳3内,将涡轮轴5浸湿腐 蚀掉,久而久之影响雨刮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的,涡轮4的外沿边设置有多个弹片11,弹片11与蜗杆10上的 齿吻合。
进一步的,弹簧卡圈6的内圆周部设置有多个个锯齿,锯齿具有一定的弹 性,很方便卡入涡轮轴5上。
进一步的,涡轮轴5的外径处具有多圈凹槽,所述弹簧卡圈6的内圆周部 的多个锯齿与所述凹槽相配合,便于装配弹簧卡圈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87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永磁直流无刷电机
- 下一篇:一种调节式的电机脚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