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涡轮部件焊缝检测用定位及驱动简易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98148.9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9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南;杨刚;高华山;赵毅;周加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格华纳汽车零部件(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段新颖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 部件 焊缝 检测 定位 驱动 简易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轮部件焊缝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 一种涡轮部件焊缝检测用定位及驱动简易机构。
背景技术
涡轮部件1又称涡轮转轴,是汽车涡轮增压器的重要组成 部分,由涡轮叶轮11和转轴12焊接而成。涡轮部件通常工作 于高温高速状态下,工作转速从每分钟几万下到二十万多万 转,其制造通常采用电子束焊接工艺,由于涡轮叶轮和转轴由 不同合金材料环焊接,且焊接质量受焊接设备和工艺控制等影 响,其焊缝处的外观缺陷较多,比如虚焊(第二焊接程序未完 成)、凹坑(焊接沙洞)等,影响焊接质量。目前,涡轮部件 的焊缝外观质量检测主要是依靠人的目视检测或者CT检测。 人为目视检测不仅容易漏检零件,而且人为检测精度较低,对 于小的焊接凹坑和空洞难以识别,不能100%识别出表面有缺 陷的零件。而CT检测采购设备投入过高,且检测时间过长无 法用于大批量的工业化生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涡轮部件焊 缝检测方法,通过旋转驱动机构驱动待检测涡轮部件以一定的 速度作旋转运动,再通过3D激光扫描相机对焊缝区域进行激 光扫描拍摄,采集焊缝整个圆周的照片进行分析,可以实现对 焊缝外观质量的快速检测。为此,需要开发设计一套用于涡轮 部件焊缝旋转检测的定位及驱动机构,以实现可旋转定位涡轮 部件并驱动其旋转的功能,且无需投入太多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涡轮部件焊 缝检测用定位及驱动简易机构,可实现涡轮部件的可旋转定位 及旋转驱动的功能,且具有成本低、占有工作平台面积小的优 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涡轮部件焊缝检测用定位及驱动简易机构,包括设于 一工作台面上的定位工装和旋转驱动源,所述定位工装包括底 座、左支撑块和右支撑块,所述左支撑块和所述右支撑块间隔 设定距离固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左支撑块顶部形成有用于给 待检测涡轮部件的涡轮叶轮让位的左让位弧槽,所述右支撑块 顶部形成有用于给待检测涡轮部件的转轴让位的右让位弧槽, 所述左支撑块外侧固接一左支撑板,所述右支撑块外侧固接一 右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顶部形成有用于支撑待检测涡轮部件 的涡轮叶轮端的左缺口,所述右支撑板顶部形成有用于支撑待 检测涡轮部件的转轴端的右缺口;所述左让位弧槽的两侧壁中 的至少一侧壁上形成有通孔,所述旋转驱动源能够通过所述通 孔向所述左让位弧槽内通入气体。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进气口与其出气口不在同一水平面 内,所述旋转驱动源为气源,所述气源通过气管及气管接头与 所述通孔相连接。
进一步的,待检测涡轮部件的涡轮叶轮端设有二维码,靠 近所述左支撑块的外侧面设有用于读取该二维码的读码器,且 所述读码器通过支撑座固设于所述底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左支撑块中部内侧固设一光源支架,所述 光源支架上固设一用于为3D激光扫描相机拍摄提供光源的光 源,所述光源的出光面正对待检测涡轮部件的焊缝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左支撑块中部外侧固设一传感器支架,所 述传感器支架上固设一用于探测待检测涡轮部件是否放置到 位的光电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涡轮部件 焊缝检测用定位及驱动简易机构,这样,通过在底座上设置间 隔的左、右支撑块,并在左、右支撑块上设置用于支撑涡轮部 件的左、右支撑板,在左右支撑板上形成左、右缺口,可对待 检测涡轮部件进行可旋转定位,通过在左支撑块上形成左让位 弧槽、通孔,该通孔与气源相接,可形成一气动的旋转驱动机 构,从而实现涡轮部件的可旋转定位及旋转驱动的功能,以供 3D激光扫描相机对涡轮部件的焊缝区域进行激光扫描拍摄, 形成3D扫描图,从而实现对焊缝外观质量的快速检测,且具 有成本低、占有工作平台面积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待检测涡轮部件11——涡轮叶轮
12——转轴13——涡轮叶轮端
14——转轴端2——读码器
3——定位工装31——底座
32——左支撑块321——左让位弧槽
322——通孔33——右支撑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格华纳汽车零部件(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博格华纳汽车零部件(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81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轮式布匹疵点色差检测机
- 下一篇:执行自动高内涵细胞成像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