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强型涤纶工业丝的冷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98055.6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3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刘雄;吴兴江;王伟学;张德慧;石教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古纤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古纤道绿色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088 | 分类号: | D01D5/088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强 涤纶 工业 冷却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强型涤纶工业丝的冷却机构,属于纤维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模低缩涤纶工业丝是模量高、尺寸稳定性好的一种产业用纤维,多用于轮胎帘子线及浸 胶线绳中。影响其强伸性能的关键在于丝束的纺丝成型以及拉伸热定型阶段,而纺丝成型过程 是条干均匀性的基础,是能否获得高模量、低收缩的关键。传统高模低缩涤纶工业丝在加工过 程中,其冷却多采用环吹风,主要是在纺丝箱体与纺丝甬道之间的固定空间内完成的,因此, 其冷却更大程度上是依赖环吹风的风温、相对湿度和风速。这种技术方案下,丝束经喷丝板挤 出后即进入环吹风系统进行强制性冷却,骤冷易造成皮芯结构,扰流的存在易导致条干不匀率 增加,影响纤维的最终品质。
基于此,做出本申请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高模低缩涤纶工业丝的品质,拓展其用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工高强度、 高物理机械性能高强型高模低缩涤纶工业丝的冷却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高强型涤纶工业丝的冷却机构,包括后加热器、气缸、纺丝甬道和升降平台,所述的后加 热器安装于升降平台上,纺丝甬道位于后加热器下方,升降平台驱动后加热器底部降入或伸出 纺丝甬道,以改变两者之间的间距,该间距构成无风冷却区。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所述的升降平台上设置有气缸,气缸的伸缩杆与后加热器底端相连接,气缸驱动后加热器 做升降运动。
所述的无风冷却区高度为10-30cm。更为优选的,所述的无风冷却区的高度为10-20cm。
所述的纺丝甬道下连接有波浪形风管,该波浪形风管与纺丝甬道为一体式结构,且该波浪 形风管与伸缩杆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采用本实用新型上述方法进行高强型高模低缩涤纶工业丝的加工,熔体经熔体主进口进入 纺丝箱体,在纺丝箱体和后加热器保温下,经计量泵送入喷丝头形成丝条后,先在后加热器与 纺丝甬道之间的一段无风区域内进行无风自然冷却,然后再进入纺丝甬道进行环吹风冷却,待 冷却半成型后,继续进行上油、牵伸热定型后,再经卷绕头送至卷绕阶段完成高强型高模低缩 涤纶工业丝的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申请将首要创新重心放在后加热与环吹风冷却之间,并在该区域形成冷却机构,在 加工过程中,不仅将后加热与环吹风之间距离缩短了,而且增加了一段无风自然冷却,这对于 直接从纺丝箱体挤出的熔体而言,适宜的无风冷却避免了骤冷、骤湿环境造成的条干表面硬化, 熔体在自然无风状态下,熔体内张力以及表面张力均得到释放,并顺势形成均匀结构,而后再 进入环吹风冷却中,进入环吹风冷却的条干内外均衡,此时收到环吹风冷却中,就很容易形成 均匀度高的丝条,丝条内部结构趋于稳定,结晶、取向度均一,结构内不会出现疵点,强伸比 例达到最佳,其所获得的高模低缩涤纶工业丝的断裂强度≥7.2cN/dtex,断裂伸长率为12±2%, 干热收缩率为3±1.0%,含油率为0.4±0.2wt%,将其再进行后续的牵伸热定型等处理时,由于 其前期条干成形良好,从根本上确保了拉伸变形的均匀性,物理性质和机械性能稳定。
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创新点在于无风自然冷却区域可以呈波动状态浮动,以适应不同的 操作氛围。本申请中,后加热与环吹风冷却之间的距离可调,这就确保了无风冷却的区域长度 处于可灵活调整状态,因此,可根据实际的生产状况,调整后加热与环吹风冷却之间的距离, 调整无风冷却的程度。
将本申请应用于高强型高模低缩涤纶工业丝的加工,不仅满足了强伸性的最佳配伍,使强 度达到7.2cN/dtex以上,可将其应用从常规应用拓宽至重型承重胎用帘子线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设备整体结构的后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设备整体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主进口;2.计量泵;3.纺丝箱体;4.后加热器;41.气缸;42.伸缩杆; 5.纺丝甬道;51.波浪形风管;6.升降平台;7.上油机构;8.牵伸热定型机构;9.卷绕 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古纤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古纤道绿色纤维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古纤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古纤道绿色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80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