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波探测器及运用该探测器的运动感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96113.1 | 申请日: | 2015-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6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菲赫楠·万日尼克唐;皮埃尔·盖赫迪赫;克里斯蒂安·诺瓦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业电子(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3/12 | 分类号: | G01V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立成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0 | 代理人: | 张江涵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探测器 运用 运动 感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感应器、感应装置领域,涉及一种微波探测器及运用该探测器的运动感应器。
背景技术
我们通常把用于探测环境中人或物体的运动的装置称为运动感应器,一般的运动感应器都会运用到微波、红外线或激光技术。其中,微波运动感应器通过传统的雷达原理进行探测和感应,该雷达原理为多普勒效应,即一个振荡器从天线中以一定的频率范围发射出微波辐射线形成探测场,微波辐射线会被探测场中的人或物体反射,反射线沿发射线路径返回天线,之后通过一个混合器对比发射线和反射线的频率变化:如果发射线和反射线的频率不一致则说明探测场环境中存在运动的目标,从而激发感应器产生感应信号。
微波运动感应器从它第一次面向市场至今的50年来经历了数个技术发展阶段:
·使用更高的频率:从70年代使用的X频带的9.450GHz至80年代的K频带(24.125GHz),这让感应器的厚度尺寸从15cm将至10cm;
·90年代使用平板天线取代了喇叭状天线,使得感应器的厚度尺寸从10cm将至7cm;
·2000年之后使用DRO(介质谐振器振荡器)收发器取代了波导收发器,使得感应器的厚度尺寸进一步由7cm下降至5cm。
然而,即使运用最新的改进技术,感应器的整体厚度均不能小于5cm,这是由于,平板天线发出的辐射线其中心轴线是垂直于平板天线平面的,同时,探测场——被感应的区域,如自动门前方区域——的平均轴线是倾斜的,例如平均轴线与被探测面的垂轴线成30°夹角。为了形成如举例所述的30°夹角,目前为止,主流的做法为机械性倾斜整个DRO收发器组件使其平板天线与被探测面的垂线成60°夹角,因此,感应器需要相应的厚度保证可以装载DRO组件及一个相应的功能角度。
此外,因为需要通过机械调整形成倾斜角,所以需要避免感应器的探测场收到自动装置的运动部件影响,例如运动中的自动门门叶,如果被影响就会导致自动门形成开-关-开的自干扰循环,同时,这种机械调整角度的方式还会增加主探测场与自动门门叶之间的距离,因此需要找到一个折中的解决方法避免在自动门周围产生一个过大的探测盲区。
另外,无论是第一代的大尺寸感应器或现在需要机械调整角度的感应器,它只能安装于自动门门顶框部的前端或是其他可以实现探测感应作用的位置,例如门框顶框下端,由于这种限制,感应器在自动门的顶部会占用非常明显的位置,显得异常突出,从而使用户认为非常不美观。然而,目前的技术尚不能满足用户对于美观的需求,因此运动感应器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用户希望感应器越小越好,其最终的安装位置应当是自动门顶框与自动门门叶之间的夹缝中或是自动门顶框的下沿部分内部,以实现完全的不可视化。
一项最新的发明(专利号为:EP1134836A2)为自动门,特别是滑动门,提供了一种感应器。该感应器通过改变平板天线的设计产生了一个与天线平面成一定倾角的探测场,这种具有倾角的探测场可以通过调整平板天线中各天线片的相角和功率得以实现。从而避免了必须进行机械调整角度而导致的感应器厚度增加,然而,该专利明确指出了该运动感应器存在另外一种不良结果,即由于会感应到不希望被感应的自动门门叶移动而导致自动门出现开-关-开的自感应循环。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EP1134836A2专利的发明人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即使用相互分离的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两组天线特性不同且两组天线的安装位置相距一定距离。
该专利的图8为其最佳实施例之一,发明人阐述该感应器的特征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位于基板的左右两边呈轴对称。该最佳实施例所述感应器垂直安装在自动门顶框背后。尽管该感应器通过使用可以产生倾角的发射天线使得其厚度变得很薄,但是需要一定的宽度以保证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相互分离,在其所展示的图片中,根据该感应器常用的已知频率可以很容易确定它的宽度约为15cm。
综上所述,目前为止,随着技术的进步,用户对于感应器的一部分需求得到了满足,但是,直到现在,即使运用最新的技术,用户的最终愿望——一个可以安装在自动门顶框与自动门门叶之间的夹缝中或是镶嵌于自动门顶框下沿部分内部的小型感应器——还没有实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波探测器,其目的在于在保证不会出现自感应现象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小探测器的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业电子(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比业电子(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61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发光率的覆晶式发光二极管
- 下一篇:专用滑轮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