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室内鱼缸养殖的喂食圈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95930.5 | 申请日: | 2015-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0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荣;庄平;刘鉴毅;赵峰;冯广朋;张涛;王妤;侯俊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K61/02 | 分类号: | A01K6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鱼缸 养殖 喂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室内鱼缸养殖的喂食圈。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个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业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当前农村 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在鱼类的室内养殖中,经常涉及到投喂饵料的问题,投喂量是养殖过 程中的关键所在。投喂量过少,不利于鱼类的生长;投喂量过多,一方面会造成饵料的浪 费,同时还会污染水质,破坏鱼缸中的养殖环境,另一方面饵料在水面四处飘散也不利于 鱼类的摄食。因此如何有效掌控投喂量是养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采用的方法 一般是将饵料直接投喂到养殖缸中,每天吸污换水,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室内鱼缸养殖的喂食圈,避免饵料四处飘 散,实现根据鱼类的实际摄食情况进行投喂,避免饵料浪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室内鱼缸养殖的喂食圈,包 括圈体、手柄和吸盘,所述圈体为自浮式框状结构,圈体和吸盘之间通过手柄连接,所述 手柄一端与圈体的外侧可转动式连接、另一端安装吸盘,吸盘吸附固定在养殖缸的侧壁上。
所述圈体为方形框或者圆形框。
所述圈体向外开有槽口,槽口两侧设有插孔,所述手柄上设有与插孔相匹配的插销, 手柄通过插销插入插孔与圈体连接。
所述圈体和手柄采用塑料制成。
所述养殖缸底部放置一个潜水式水泵。
所述养殖缸底部放置一个加热棒。
所述养殖缸侧壁位置设有一个充气头。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圈体与手柄之间为自由转动式结构,可以始终漂浮在水面上,内部投喂 浮性饲料,避免了饵料在水中四处飘散,有利于保持良好水质,同时便于观察鱼类吃食情 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投喂,避免饵料浪费。吸盘吸附在养殖缸侧壁,可以根据养殖情况 改变固定位置,方便移动。另外,该装置结构小巧简单,材料易得,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方形圈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 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 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 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一种室内鱼缸养殖的喂食圈,包括圈体1、手柄2和吸盘3。圈体1为 自浮式框状结构,通常采用方形框或者圆形框,圈体1和吸盘3之间通过手柄2连接。手 柄2一端与圈体1的外侧可转动式连接,这种自由转动的连接结构保证了圈体1可以始终 漂浮于水面上。手柄2的另一端安装吸盘3,吸盘3吸附固定在养殖缸的侧壁上,从而形 成喂食圈,该喂食圈移动方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根据养殖缸4中鱼类养殖数 量的多少在侧壁的不同方位增加喂食圈的数量,将饵料直接投放到圈体1中,避免饵料在 水中四处飘散,定期观察鱼类摄食情况,根据摄食量的多少合理投喂,并可以将未吃完的 剩余饵料及时捞出,有效避免浪费。
具体实施例如下:圈体1的规格为80cm×60cm×50cm,可根据养殖的需要适当调整大 小尺寸。圈体1和手柄2采用塑料制成,材料易得,成本低廉,圈体1向外开有槽口,槽 口两侧设有插孔,手柄2上设有与插孔相匹配的插销,手柄2通过插销插入插孔的方式与 圈体1连接,圈体1的尺寸大小和手柄2的长度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养殖缸4 的底部放置了一个40瓦的潜水式水泵,能够增加水体的流动性,养殖缸4的侧壁位置设 置一个充气头以便保持充足的溶氧,养殖缸4底部放置一个加热棒,可以根据养殖鱼类的 需求适时地调整水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59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叶轮式增氧机
- 下一篇:双壳贝自动穿孔机的移送引导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