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功率电子管灯丝输入级差模共模抑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95885.3 | 申请日: | 2015-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2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泽;白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0 | 分类号: | H05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科名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8 | 代理人: | 陈朝阳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功率 电子管 灯丝 输入 级差 模共模 抑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功率电子管灯丝输入级差模共模抑制器。
背景技术
在大功率电子管的应用中,需要使用直流灯丝电源,而大功率电子管放大器放大的高频信号,会通过灯丝线对直流灯丝电源产生高频干扰,使灯丝电源工作异常。现有的解决方法主要是在输入腔壁上经穿心电容引出灯丝线,穿心电容对地有较好的滤波特性。存在问题为对差模干扰没有抑制,电容量较小,安装在电子管一端。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功率电子管灯丝输入级差模共模抑制器。本实用新型的既可以消除差模干扰,又可以消除共模干扰,能有效防止高频信号对直流灯丝电源产生高频干扰。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功率电子管灯丝输入级差模共模抑制器,包括金属板1,所述金属板为3个或4个,金属板叠在一起形成层状结构,金属板之间由绝缘层隔开,灯丝至少一极与处于内部的金属板相连。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金属板为3个,灯丝的一极与处于内部的金属板相连,另一极与处于外侧的金属板之一相连。
进一步的改进,处于外部的两个金属板分别向外折弯成形有折弯部,处于内部的金属板的周边和折弯部上均设有固定孔。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金属板为4个,灯丝的一极与处于内部的一个金属板相连,灯丝的另一极与处于内部的另一个金属板相连。
进一步的改进,处于内部的两个金属板分别向外折弯成形有折弯部,折弯部上设有固定孔。
进一步的改进,每个金属板折弯部为4个,折弯部分别处于金属板的四个边。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金属板和绝缘层上设有通孔,螺丝穿过通孔配合螺母将金属板和绝缘层固定;螺丝外套设有绝缘垫。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绝缘垫与处于内部的金属板之间设有绝缘环。
本实用新型既可以消除差模干扰,又可以消除共模干扰,能有效防止高频信号对直流灯丝电源产生高频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大功率电子管灯丝输入级差模共模抑制器,包括金属板1,所述金属板1为4个,金属板1叠在一起形成层状结构,金属板1之间由绝缘层2隔开。灯丝的一极与处于内部的一个金属板1(灯丝极板)相连,灯丝的另一极与处于内部的另一个金属板1相连。
灯丝极板既是引线又是电容极板。外部的金属板(外部极板)为直接接地,即支撑起装置又是分别为对地电容的极板。
中间两层金属板1为灯丝的两级,既是电容的极板又是导线,金属板1之间的电容用于消除差模干扰;外面两层金属板为直接接地,它们分别与灯丝两级金属板1之间的电容用于消除共模干扰。
处于内部的两个金属板1向外折弯成形有折弯部3,折弯部3上设有固定孔4。固定孔4用于固定灯丝。每个金属板1的折弯部3为4个,折弯部3分别处于金属板1的四个边。上述结构方便固定。
金属板1和绝缘层2上设有通孔,螺丝5穿过通孔配合螺母8将金属板1和绝缘层2固定;螺丝5外套设有绝缘垫6。绝缘垫6与处于内部的金属板1之间设有绝缘环7。绝缘环进一步保证绝缘的可靠性。
绝缘层2优选为高耐压绝缘薄膜,如聚酰亚胺薄膜。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若两根灯丝中的一根需接地,则在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设置相同的情况下,金属板1为3个,处于外部的两个金属板1向外折弯成形有折弯部3;处于内部的金属板1的周边和折弯部3上均设有固定孔4,处于外部的两个金属板1接地,其中一个金属板1是灯丝一极,中间层金属板1为灯丝另一极,金属板1间用聚酰亚胺薄膜相隔。中部的金属板1没有折弯部,但是其四周与折弯部3一样设有固定孔。
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58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型LED照明系统
- 下一篇:电弧炉电极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