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拆钉的拆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93666.1 | 申请日: | 2015-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0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涂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凯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C11/00 | 分类号: | B25C1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402566 重庆市铜梁区蒲***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拆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拆钉的拆装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办公中常遇到将订书钉由装订好的文件纸页上拆除下来,添加或减少纸页后从新装订,呈∏形的订书钉两侧的钉头,经订书机压入文件的纸页后,在文件的正面纸页上形成固定部,在文件的背面纸页上形成两个对称的弯头用以防止纸页脱落,在现有拆除订书钉的方式中,通常有两种:1.传统的方式是利用小刀尖部或带有锥形体的工具,分别将两弯头撬起后再从文件的正面将订书钉撬出,稍有不慎或用力较大时会伤及手指或损坏文件纸页,给拆除中带来不少的困难及安全隐患。2.现有的订书钉拆除装置通常是根据常用的订书钉长度设计而成,但对于比此类常用订书钉长度更长或更短的订书钉却无能为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用于拆钉的拆装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订书钉拆除装置不适用于拆卸不同长度类型的订书钉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如下:用于拆钉的拆装装置,包括固定拆卸机构和主动拆卸机构,所述固定拆卸机构包括连接杆、支撑轴和两个固定裁剪刀片,所述支撑轴中部铰接在连接杆上,其中一固定裁剪刀片安装在支撑轴一端,所述支撑轴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该调节螺栓沿支撑轴轴向设置,所述支撑轴侧壁设有行程孔,另一所述固定裁剪刀片穿过行程孔转动连接在调节螺栓上,所述主动拆卸机构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端部固接有主动裁剪刀片,所述主动裁剪刀片和固定裁剪刀片相互铰接形成用于裁剪订书钉的刀具。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在于:在实际操作中,首先调节本设备使两固定裁剪刀片的间距与待拆卸订书钉的长度相匹配,通过旋拧调节螺栓,使其中一固定裁剪刀片沿行程孔左右移动,当两固定裁剪刀片的间距与订书钉长度相匹配时,将两固定裁剪刀片插入到订书钉两弯头内,使订书钉弯头位于固定裁剪刀片和主动裁剪刀片之间,再收拢两驱动轴使主动裁剪刀片绕其铰接点向固定裁剪刀片方向转动,并将订书钉弯头剪断,如此便可顺利将订书钉拔出。
本方案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通过在支撑轴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通过调节螺栓来调整两固定裁剪刀片的间距,从而实现对不同长度的订书钉进行拆卸。2.本方案能避免订书孔在拆针过程中被扩大,以便于反复装订。3.本方案操作方便,无需借助外物便可实现。本方案克服了利用刀具拆除过程中,稍有不慎或用力较大时,会伤及手指或损坏文件纸页所带来的困难及安全隐患。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杆上设有长条孔,该长条孔沿连接杆轴向设置,所述两驱动轴通过销轴连接,且销轴一端滑动连接在长条孔中,通过上述设置,在拆卸过程中仅需通过推动销轴运动,便可实现主动裁剪刀片与固定裁剪刀片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对订书钉的裁剪。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改进,为了便于操作人员对本设备的握持,特在所述销轴远离连接杆的一端设有手柄,从而在操作过程中可通过手柄带动主动裁剪刀片与固定裁剪刀片相互作用。
优选方案三:作为基础方案或优选方案二的改进,通过在所述两驱动轴之间连接有拉簧,在不使用本装置时,可通过拉簧将主动裁剪刀片和固定裁剪刀片进行收拢,一方面节省占地空间且便于收放,另一方面避免造成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拆钉的拆装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拆钉的拆装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连接杆1、支撑轴2、固定裁剪刀片3、调节螺栓4、螺纹孔5、行程孔6、驱动轴7、主动裁剪刀片8、拉簧9、长条孔10。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附图2所示:用于拆钉的拆装装置,包括固定拆卸机构和主动拆卸机构,所述固定拆卸机构包括连接杆1、支撑轴2和两个固定裁剪刀片3,支撑轴2中部铰接在连接杆1上,其中一固定裁剪刀片3安装在支撑轴2左端,支撑轴2右端面向支撑轴2轴向方向设有螺纹孔5,调节螺栓4螺纹连接在螺纹孔5处。调节螺栓4右端安装有旋拧手柄,传动销转动连接在调节螺栓4左端部,支撑轴2侧壁设有与螺纹孔5连通的行程孔6,另一固定裁剪刀片3穿过行程孔6固定连接在传动销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凯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凯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36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竹钢加工用操作平台
- 下一篇:一种磁石装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