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霉装饰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93055.7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6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肖礼池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安县科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B32B33/00;B32B17/02;B32B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州市惠***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霉 装饰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霉装饰面板。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的环保健康意识越来越强,但是我们装修用的很多装饰面板都会有不安全、不健康的成分,而且会有异味,人们会担心它是否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其实多是通过添加香味来掩盖装饰面板本身的味道,尤其是VOC、笨、甲醛等等潜伏性大的有害气体,长期吸入可引发鼻咽癌、喉头癌等严重疾病。另外,现有的装饰面板为了防止面板霉变而加入了大量防腐剂和抗菌药物,这些防腐剂和抗菌药物在装饰面板的使用过程中容易流失,并进入人体体内,影响人体健康。因此,让装饰面板的防霉方式变得更加健康环保以及使装饰面板具备净化空气的效果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霉装饰面板。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为:一种防霉装饰面板,包括基板,在所述基板上依次均匀涂覆有隔音层、玻璃纤维层和装饰面层,在所述隔音层和玻璃纤维层之间与所述玻璃纤维层和装饰面层之间分别涂覆有一负离子涂层。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玻璃纤维层上布有复数个透气孔。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负离子涂层的厚度为0.3-0.5mm。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各层次次序的特殊设计是经过反复试验得出,不是简单的叠加,该装饰面板设置有双重结构的负离子涂层,可持续有效地释放负离子,负离子不仅可以使细菌、病毒、微生物产生结构性改变或能量转移,导致细菌、病毒、微生物死亡,不再形成新菌种,防止发霉,而且还可以有效净化空气,降低室内空气污染,同时还能起到负离子保健的效果,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另外玻璃纤维层上透气孔的设计则可在双重结构的负离子涂层之间形成了多个空气隔腔,更有利于负离子涂层电解隔腔内的空气和水分,以释放出更多的负离子,该装饰面板具有防霉、环保、耐热等性能,适用于地下建筑等要求防霉的墙壁、天花板,以及医院、儿童房等环保健康要求高的室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揭示的是,一种防霉装饰面板,包括基板1,在所述基板1上依次均匀涂覆有隔音层2、玻璃纤维层3和装饰面层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玻璃纤维层3上布有复数个透气孔5,在所述隔音层2和玻璃纤维层3之间与所述玻璃纤维层3和装饰面层4之间分别涂覆有一负离子涂层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负离子涂层6的厚度为0.4mm,实际生产中,该负离子涂层6的厚度只要在0.3-0.5mm之间均可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各层次次序的特殊设计是经过反复试验得出,不是简单的叠加,该装饰面板设置有双重结构的负离子涂层,可持续有效地释放负离子,负离子不仅可以使细菌、病毒、微生物产生结构性改变或能量转移,导致细菌、病毒、微生物死亡,不再形成新菌种,防止发霉,而且还可以有效净化空气,降低室内空气污染,同时还能起到负离子保健的效果,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另外玻璃纤维层上透气孔的设计则可在双重结构的负离子涂层之间形成了多个空气隔腔,更有利于负离子涂层电解隔腔内的空气和水分,以释放出更多的负离子,该装饰面板具有防霉、环保、耐热等性能,适用于地下建筑等要求防霉的墙壁、天花板,以及医院、儿童房等环保健康要求高的室内。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安县科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安县科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30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