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泥净浆搅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92670.6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1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庄一舟;任卫岗;苏维耀;司青山;周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28C5/16 | 分类号: | B28C5/1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搅拌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装置,尤其是一种水泥净浆搅拌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水泥净浆搅拌机,在进行水泥净浆搅拌时要通过摇动手柄使升降支座上升,让搅拌锅与搅拌叶接触,从而对拌合料进行有效地搅拌。但是,使用一段时间后,与升降支座连接的手柄很容易松动,导致升降支座固定不稳定,产生下沉,到不了最高点,使搅拌叶不能与搅拌锅底有效地接触,对拌合料搅拌不均匀,给试验带来不必要的误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净浆搅拌机,该搅拌器不仅结构紧凑,而且能保证搅拌叶与搅拌锅底有效地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水泥净浆搅拌机,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设置有输出端悬置的卧式电机,所述卧式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纵向输出轴,所述纵向输出轴的下端经弹性联轴机构与搅拌叶的搅拌轴相连接,所述机座上还设置有位于搅拌叶下方的升降支座,所述升降支座上固定有搅拌锅。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联轴机构包括用于与纵向输出轴相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用于与搅拌轴相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第二连接件的周部分别间隔设置有至少两片纵向扇形凸柱,第一、第二连接件上的纵向扇形凸柱相互咬合,位于纵向扇形凸柱围成的空间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与第一连接件固连,弹簧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固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连接件外还套置有防护套筒,所述防护套筒的两端设置有缩口,所述缩口的直径分别大于纵向输出轴和搅拌轴的直径且分别小于第一、第二连接件的外缘直径,金属套筒的内壁直径大于第一、第二连接件的外缘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连接件的周部分别间隔设置有三片纵向扇形凸柱。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扇形凸缘柱的长度小于防护套筒的高度且大于防护套筒高度的一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搅拌器不仅结构紧凑,而且能保证搅拌叶与搅拌锅底有效地接触,且接触良好,对拌合料搅拌更均匀,减少试验带来的不必要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联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联轴机构的分解状态图;
图中:1-电机2输出轴3-搅拌叶轴4-升降支座5-搅拌锅6-搅拌叶7-联轴装置71-金属套筒72-扇形凸缘柱73-弹簧74-第一连接件75-第二连接件8-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参考图1至图3
一种水泥净浆搅拌机,包括机座8,所述机座上设置有输出端悬置于机座一侧的卧式电机1,所述卧式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纵向输出轴2,所述纵向输出轴的下端经弹性联轴机构7与搅拌叶6的搅拌轴3的上端相连接,所述机座上还设置有位于搅拌叶下方由驱动机构驱动升降的升降支座4,所述升降支座上设置有搅拌锅5,以便通过升降支座驱使搅拌锅升降。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联轴机构包括用于与纵向输出轴相连接的第一连接件74和用于与搅拌轴相连接的第二连接件75,所述第一、第二连接件的周部分别间隔设置有至少两片纵向扇形凸柱72,第一、第二连接件上的纵向扇形凸柱相互咬合,位于纵向扇形凸柱围成的空间内设置有弹簧73,以提供弹性力,所述弹簧一与第一连接件固连,弹簧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固连。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第二连接件外还套置有防护套筒71,防止搅拌叶下行过位时第一、第二连接件滑脱。所述防护套筒的两端设置有缩口,所述缩口的直径分别大于纵向输出轴和搅拌轴的直径且分别小于第一、第二连接件的外缘直径,金属套筒的内壁直径大于第一、第二连接件的外缘直径。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第二连接件的周部分别间隔设置有三片纵向扇形凸柱。
本实施例中,所述纵向扇形凸缘柱的长度小于防护套筒的高度且大于防护套筒高度的一半。
该水泥净浆搅拌机的工作原理:
搅拌锅5安置在升降支座4上,抬起升降支座4,让搅拌锅5与搅拌叶6接触良好,这时的弹簧73出于压缩状态,当长时间使用手柄松动时,升降支座4的下沉伴随着搅拌锅5随之下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73会推动第一、第二连接件74、75向下移动,直到不能移动为止,从而间接地使搅拌叶6与搅拌锅5始终接触良好,保证拌合料地搅拌均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26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