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谷物储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92512.0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9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乙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沭阳阳光米厂 |
主分类号: | A01F25/14 | 分类号: | A01F25/14;A01F25/2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吴秀琴 |
地址: | 22363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谷物 储存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存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谷物储存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谷仓一般都是放置在室外,直接从地面向上,以金属板逐一连接围设而成,其顶端处再以倒V形圆盖连接,其内部中空可存放谷物,但是在谷物排出时,非常不易作业,而外部的热源可直接传导到金属板内,隔热阻燃效果较差,而又由于谷物直接与地面接触,由于天气变化,地面潮湿,容易造成谷物的发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谷物储存系统,能够避免谷物直接堆积在地面上,分段式储藏,减小了谷物发霉的几率,防潮效果好。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谷物储存系统,包括若干谷仓、若干传感器模块、信号转换器、PLC控制器和报警器,所述谷仓包括长方体结构的仓体,仓体内设有分隔机构,所述分隔机构包括两块竖直固定板和分隔板组,两块竖直固定板相对的固定在仓体内壁,分隔板组固定在两块竖直固定板之间,将仓体分隔成若干储存仓,所述分隔板组包括第一分隔板和若干第二分隔板,第二分隔板依次设置在第一分隔板上方,所述第二分隔板的截面为圆弧形结构,第二分隔板上设有漏孔组合,所述漏孔组合包括一组第一漏孔组、两组第二漏孔组和两组第三漏孔组,第一漏孔组包括三个成一条直线分布的第一漏孔,第一漏孔组设置在第二分隔板的中心处,第二漏孔组包括三个成一条直线分布的第二漏孔,两组第二漏孔组分别设置在第一漏孔组的两侧,第三漏孔组包括三个成一条直线分布的第三漏孔,两组第三漏孔组分别设置在第二漏孔组的两侧,第三漏孔的直径d3=1.2*第二漏孔的直径d2,第二漏孔的直径d2=1.2*第一漏孔的直径d1,所述第二分隔板的四个边缘处各设置一个长方形结构的第四漏孔;
所述第一分隔板截面为圆弧形结构,第一分隔板上设有若干第五漏孔,第一分隔板顶部固定一层过滤板,第一分隔板与仓体底部之间形成感应仓,感应仓内设有若干支撑柱,支撑柱一端固定在仓体底部,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分隔板底部;
所述仓体顶部设有谷物进口,每个储存仓的仓壁上设有一个谷物出口,感应仓的仓壁上设有调节通道;
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设置在感应腔内,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与PLC控制器相连接,所述PLC控制器与报警器相连接。
上述一种谷物储存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分隔板与第二分隔板截面所呈圆弧形结构所对的圆心角均为62°。
上述一种谷物储存系统,其中,所述仓体的仓壁上设有干燥腔,干燥腔内设有干燥剂。
上述一种谷物储存系统,其中,所述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仓体内设置分隔机构,有效的将仓体内分隔成若干个储存仓,能够避免谷物直接堆积在地面上,分段式储藏,减小了谷物发霉的几率,防潮效果好;
第二分隔板的结构设置,既能够有效承重,又能够将仓体顶部落下的谷物缓速落下,冲击力小,同时,能够将掺杂在谷物内的杂质过滤至废物仓内,避免在谷物储存过程中造成伤害;
在仓体的干燥腔内设置干燥剂,干燥剂不直接与谷物接触,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在谷仓内设置温度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实时感应谷仓内温度和湿度,将采集到的信号传递至信号转换器,信号转换器将信号转换后传递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将接受到的信号与预先设定值进行对比,如果超出设定值,就进行声光报警,通知谷仓管理人员进行及时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谷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分隔板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分隔板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沭阳阳光米厂,未经沭阳阳光米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25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