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应急救生背带的运动背包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90636.5 | 申请日: | 2015-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3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 发明(设计)人: | 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绿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5F3/04 | 分类号: | A45F3/04;A62B1/16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张景根 |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应急 救生 背带 运动 背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户外用品,特别是一种应急救生的运动背包。
背景技术
在楼房失火、地震、野外探险等突发的紧急情况下,无论是自救还是救人,如果备 有一条救生绳,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救援效果又能避免悲剧的发生,但人们通常没有随身携 带救生绳的习惯,针对这种情况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具有救生功能的手链,一种是用救生绳 编制而成,采用编织带交错编织而成,实际就是以打死结的形式编织而成,拆解时,从编织 带的两个端头开始,依次将死结拆解开才能形成一根较长的绳索,拆解时需耗费大量时间, 不利于应急救生时使用,由于手链在佩戴时,需较强的装饰性和小巧,这样会使救生绳的长 度有限。另外也有一种是采用将救生绳收纳入空心的腰带体中;收纳式的救生腰带虽然解 决了拆分方便的问题,但要保证绳子的长度、强度,腰带的容纳腔必须有充足的空间,但这 样做出来的腰带体积庞大已不具常规腰带的形状和规格,失去常规腰带的使用性,不美观 也不利于佩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编织方便的带应急救生背带的运动背 包,它可以将手绳的两个端头以相反的方向拉动,就可以快速的形成一条很长的救生绳索, 拆解速度快,拆解方便,能够及时的起到应急救生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背包主体和背带,背带由 一条高强度的救生绳以便拆式的方式设置而成,背带的两端分别通过卡接件呈便拆式的连 接在背包主体上。
本实用新型在一般状态下是作为背带使用,当遇到紧急状态时,可以快速拆解开, 形成一条较长的救生绳索,起到紧急救生的作用。也可以在将救生绳索在野外作为晾衣的 绳索。
进一步背带是以这样的便拆式的方式设置:救生绳的中部对折后形成两条或四 条支撑芯线,救生绳的一个端头至支撑芯线段为A端线,救生绳的另一个端头至支撑芯线段 为B端线,A端线与B端线的长度一致;A端线的始端弯曲形成正打结环,正打结环贴在支撑芯 线上表面,B端线的始端弯曲形成副打结环,副打结环由上至下穿过正打结环并贴在支撑芯 线的下表面,A端线后一个正打结环由下至上穿过副打结环并位于支撑芯线的上表面,B端 线后一个副打结环再由上至下穿过正打结环并位于支撑芯线的表面;A端线的正打结环与B 端线的副打结环通过上述方式依次连续布置形成背带带体,A端线与B端线的端头在支撑芯 线的尾端打结。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编织方便的优点,它可以将手绳 的两个端头以相反的方向拉动,就可以快速的形成一条很长的救生绳索,拆解速度快,拆解 方便,能够及时的起到应急救生的作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背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是本实用新型编织过程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 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背包主体1和背带2,背带2由一条高强度的救生绳 以便拆式的方式设置而成,背带2的两端分别通过卡接件5呈便拆式的连接在背包主体1上。
本实用新型在一般状态下是作为背带使用,当遇到紧急状态时,可以快速拆解开, 形成一条较长的救生绳索,起到紧急救生的作用。也可以在将救生绳索在野外作为晾衣的 绳索。
如图2-3所示,背带2是以这样的便拆式的方式设置:救生绳2-1的中部对折后形成 两条或四条支撑芯线2-2,救生绳2-1的一个端头至支撑芯线段为A端线2-3,救生绳的另一 个端头至支撑芯线段为B端线2-4,A端线2-3与B端线2-4的长度一致;A端线2-3的始端弯曲 形成正打结环3,正打结环3贴在支撑芯线2-2上表面,B端线2-4的始端弯曲形成副打结环4, 副打结环4由上至下穿过正打结环3并贴在支撑芯线2-2的下表面,A端线2-3后一个正打结 环由下至上穿过副打结环并位于支撑芯线2-2的上表面,B端线2-4后一个副打结环再由上 至下穿过正打结环并位于支撑芯线2-2的表面;A端线2-3的正打结环与B端线2-4的副打结 环通过上述方式依次连续布置形成背带带体,A端线2-3与B端线2-4的端头在支撑芯线的尾 端打结。
当遇到紧急状态时,拉出A、B端线的端头,解开A、B端线端头的结,再拉住A、B端线 的端头以相反的方向向两边拉,就可以将支撑芯线上的A、B端线解开,以快速的形成一根较 长的救生绳索,起到紧急救生的作用,只需将A、B端线以相反的方向拉动就可以拆解开,拆 解速度快,拆解方便,通过A端线连续形成的正打结环与B端线连续形成的副打结环相互打 结的形式布置,使得编织方便,快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绿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绿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06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