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井下风筒连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90591.1 | 申请日: | 2015-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7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立;秦涛;李涛;金珠鹏;董长吉;张明;林大力;刘旸;邱照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科技大学;刘永立 |
| 主分类号: | E21F1/06 | 分类号: | E21F1/06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 地址: | 150027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井下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开采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煤矿井下风筒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矿井井巷通风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以风筒作为供风路径。随着科技的发展,局部通风机功率越来越大,供风距离也越来越长,这就增加了风筒连接工作的工作量,风筒的两端都设置有连接用的风筒箍。现有技术中,风筒和风筒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先将第一节风筒的风筒箍塞入第二节风筒的风筒箍内;然后,使用细铁丝包扎;接下来,将风筒边进行反包扎;最后,再使用风筒胶将接头处用条带布粘贴,此种方法耗时耗力,工艺复杂,且容易产生漏气现象,增加了局部通风管理的困难程度,不利于煤矿井下特种情况环境下快速连接风筒。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煤矿井下风筒连接装置。
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煤矿井下风筒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环、第一凸件、橡胶圈、螺纹凹槽、第二连接环、第二凸件、卡箍、连接块、紧固螺孔和螺纹凸槽,所述第一连接环内侧设置有第一凸件,所述第二连接环内侧设置有第二凸件,所述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外侧均设置有螺纹凹槽,所述卡箍两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紧固螺孔,所述螺纹凸槽设置在卡箍内侧。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直径相同,所述卡箍为钢带弹性卡箍。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侧面均设置有橡胶圈。
进一步,所述第一凸件相互之间的间隙与第二凸件的长度相同。
进一步,所述螺纹凹槽与螺纹凸槽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连接速度快,效率高,安装简单,且连接装置可以被反复利用,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气密性好,不会出现漏风和脱节的现象,满足现在矿井下特殊环境工作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箍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连接环,2、第一凸件,3、橡胶圈,4、螺纹凹槽,5、第二连接环,6、第二凸件,7、卡箍,8、连接块,9、紧固螺孔,10、螺纹凸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煤矿井下风筒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环1、第一凸件2、橡胶圈3、螺纹凹槽4、第二连接环5、第二凸件6、卡箍7、连接块8、紧固螺孔9和螺纹凸槽10,所述第一连接环11内侧设置有第一凸件2,所述第二连接环5内侧设置有第二凸件6,所述第一连接环11和第二连接环5外侧均设置有螺纹凹槽4,所述卡箍7两端设有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上设置有紧固螺孔9,所述螺纹凸槽10设置在卡箍7内侧,所述第一连接环1和第二连接环5直径相同,所述卡箍7为钢带弹性卡箍,所述第一连接环1和第二连接环5侧面均设置有橡胶圈3,所述第一凸件2相互之间的间隙与第二凸件6的长度相同,所述螺纹凹槽4与螺纹凸槽10相匹配。
具体工作过程:第一连接环1和第二连接环5分别与风筒固定连接,在连接时,第二连接环5上的突出部位插与第一连接环1内,然后转动第二连接环5使第二凸件6卡进第一凸件1上,此时第一连接环1侧面橡胶垫3和第二连接环5的侧面橡胶垫3接触,然后使用卡箍7卡在第一连接环1和第二连接环5外侧,螺纹凸槽10卡进螺纹凹槽4内,最后使用螺钉插入紧固螺孔9内旋紧即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科技大学;刘永立,未经黑龙江科技大学;刘永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05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