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制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90538.1 | 申请日: | 2015-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7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 发明(设计)人: | 郭敬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开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13/02 | 分类号: | C01B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制氧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制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载制氧设备大致包括两种,一种是由制氧设备与电气控制设备相结合,这种车载制氧设备是将涡轮室与增压器组成涡轮增压器,涡轮室的进气口与发动机排气歧管相连接,涡轮室的排气口接在发动机排气管上,增压器的进气管道与空气滤清器相连,增压器的排气口与一个电磁换向阀进气管相连,电磁阀的一个出气口连接在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上,另一个出气口接在冷却器的进气管上,分子筛吸附塔上设有两塔体,这种车载制氧机,适用于高原行驶的小型车辆使用,其虽具有理想的制氧供氧功能,又不增加油耗的优点,但其存在的问题是制氧要求必须在车辆正常运行时进行,才能达到制氧设备要求的数值,当车辆停止运行,发动机排气口无气压时则不能正常制氧;另一种利用机动车低压直流电源的制氧机,它主要是在主机箱上安装有氧气出嘴、流量计、电源开关、氧气调节旋钮及工作指示灯,在AC/DC逆变器的交流端连接变压器原边绕组和压缩机,变压器副边绕组连接控制板,控制板的输出端连接电磁阀、工作指示灯及蜂鸣器,这种制氧机利用机动车的电源工作,可以广泛应用在各种机动车上供集体或个人吸氧,但其存在的问题是消耗能源量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保证制氧的连续性,又能够节约能源的车载制氧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载制氧装置,包括一储压罐和一制氧机,在所述储压罐与所述制氧机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一减压阀和一设有调节阀的第一带水分离器,在所述储压罐与车辆压缩空气的溢流阀之间的气路上从所述溢流阀开始依次安装有一安全阀、一手动阀、一设有调节阀的第二带水分离器、一第一初级过滤器、一电磁阀及一第一单向阀且在所述安全阀与所述手动阀之间经三通阀连接有一手动排气阀,在所述储压罐的一侧还安装有一个无油压缩机气泵,在所述无油压缩机气泵到所述储压罐之间的气路上依次安装有一冷凝器、一第二初级过滤器、一调压阀及一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排气管和第二单向阀的排气管分别与一电磁换向阀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电磁换向阀与所述储压罐之间的气路上从所述电磁换向阀开始依次安装有一精密过滤器及一氧气缓冲罐,在所述储压罐顶部安装有一安全阀,在所述储压罐底部安装有一排水阀,在所述储压罐的一侧边安装有一压力传感器,在所述储压罐的另一侧安装有一个手动排气阀,在所述储压罐与所述手动排气阀之间气路上还安装有一排气消音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制氧装置,在储压罐与制氧机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一减压阀和一设有调节阀的第一带水分离器,在储压罐与车辆压缩空气的溢流阀之间的气路上从溢流阀开始依次安装有一安全阀、一手动阀、一设有调节阀的第二带水分离器、一第一初级过滤器、一电磁阀及一第一单向阀,在储压罐的一侧还安装有一个无油压缩机气泵,在无油压缩机气泵到储压罐之间的气路上依次安装有一冷凝器、一第二初级过滤器、一调压阀及一第二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的排气管和第二单向阀的排气管分别与一电磁换向阀的进气口相连,电磁换向阀与储压罐之间的气路上从电磁换向阀开始依次安装有一精密过滤器及一氧气缓冲罐,这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制氧装置可通过电气控制既能有效地利用车辆多余能源制氧,又能保证制氧的连续性,节约能源,适应车型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制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开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开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05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