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双层纺织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90506.1 | 申请日: | 2015-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2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方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方林 |
主分类号: | B32B5/26 | 分类号: | B32B5/26;B32B3/24;B32B7/04;B32B33/00;A43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双层 纺织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业领域,尤其是一种一体式双层纺织面料。
背景技术
如图3所示现有的鞋面面料由梭织鞋面料层21、浮纱层22和内里层23组成,其中梭织鞋面料层21设于鞋面外侧,该梭织鞋面料层21的内侧设有内里层23,内里层23与梭织鞋面料层21之间设有一浮纱层22,梭织鞋面料层21与浮纱层22之间设有胶粘剂层24用于粘结,浮纱层22与内里层23之间同样设有胶粘剂层24用于粘结;比如板鞋用牛仔布加一层布用胶水贴合而成,有的布牛仔布上印花,有一少部分用织唛方式组成鞋面,但背部有很多浮纱,采用复合一层布用胶水贴合,传统工艺的结果,胶水不透气、穿着不舒适、大量用胶水,对环保也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体式双层纺织面料,包括双层纺织面料主体,所述双层纺织面料主体由第一梭织鞋面料层和第二梭织鞋面料层组成,第一梭织鞋面料层和第二梭织鞋面料层通过结节纱联结为一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双层纺织面料主体设于板鞋鞋面,其中第一梭织鞋面料层设于外侧,第二梭织鞋面料层设于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梭织鞋面料层上设置喇叭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梭织鞋面料层上设置喇叭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梭织鞋面料层和第二梭织鞋面料层上均设置喇叭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体式双层纺织面料省掉了胶水复合工艺,在纺织机上作一些简要修改,将传统的胶水复合结构改进为一体式双层纺织结构,可以广泛应用到鞋面、箱包、衣帽上,与以往技术相比,改进了工艺,节约劳动力成本,减少了胶水,更健康环保,一体双层面料,鞋面颜色丰富,真实、立体感更强,更具有档次、穿着更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现有的鞋面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体式双层纺织面料,包括双层纺织面料主体1,所述双层纺织面料主体1由第一梭织鞋面料层2和第二梭织鞋面料层3组成,第一梭织鞋面料层2和第二梭织鞋面料层3通过结节纱联结为一体;该双层纺织面料主体1可用作板鞋鞋面,其中第一梭织鞋面料层2设于板鞋鞋面的外侧,第二梭织鞋面料层3设于鞋面的内侧,第一梭织鞋面料层2和第二梭织鞋面料层3上都可以织成图案,少了一层印花工序,鞋面纹路更具真实、立体等效果;此外第一梭织鞋面料层2和第二梭织鞋面料层3均可设置喇叭孔,解决通气保暖的问题。
该一体式双层纺织面料省掉了胶水复合工艺,在纺织机上作一些简要修改,将传统的胶水复合结构改进为一体式双层纺织结构,可以广泛应用到鞋面、箱包、衣帽上,与以往技术相比,改进了工艺,节约劳动力成本,减少了胶水,更健康环保,一体双层面料,鞋面颜色丰富,真实、立体感更强,更具有档次、穿着更舒适。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方林,未经张方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05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冲泡型食品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水稻品种抗黑条矮缩病室内接种鉴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