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丝螺套安装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90505.7 | 申请日: | 2015-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0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伟;董晓;王勃;李程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25B27/14 | 分类号: | B25B27/14 |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晓辉 | 
| 地址: | 471009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丝 安装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丝螺套安装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金属加工过程中,受不同金属的耐磨性影响,在不耐磨金属零件需要连接强度高、抗震、抗冲击力和耐磨损的使用功能时,尤其在由铝等轻金属、塑料、铸铁等构成的被加工物上直接使用丝锥加工内螺纹时,这些不耐磨金属零件上的内螺纹比较脆弱,在使用过程中将不能获得最高的紧固力。在这样的场合下,为了保证不耐磨金属零件上的内螺纹有可靠性高的螺纹连接强度,通常在这些内螺纹孔中安装有钢丝螺套。现有钢丝螺套在这些零件上的安装工具如专利文献JP3849720B2公开的“无尾柄螺旋状盘条螺套拔取工具”,包括主引导轴及其上自前向后依次装配的导引丝锥、环形压块、次引导套、锁止螺套、夹紧尾柄,夹紧尾柄呈外六方形,以通过手钻的钻头锁死夹紧尾柄后,通过手钻驱动整个工具转动,使得锁定在主引导轴前端的钢丝螺套被旋入对应的安装孔中。但有时受安装工具空间限制,夹紧尾柄外周的操作空间无法伸入外径较大的手钻钻头,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改变零部件的设计结构来保证手钻钻头的操作空间,但此种设计方案会延长整个零部件的设计周期,也会提高零部件的研发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丝螺套安装工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夹紧尾柄对操作空间的要求过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中钢丝螺套安装工具的技术方案如下:
钢丝螺套安装工具,包括前后延伸的主引导轴,主引导轴的前段装配有用于锁定钢丝螺套的主体部分、后端同轴固定或一体设置有夹紧尾柄,夹紧尾柄上同轴设置有开设在夹紧尾柄的后端面上的插孔或凸设在夹紧尾柄的后端面上的插头,插孔或插头的横截面比夹紧尾柄的横截面小,插孔或插头上设有用于与其上可拆插套装配的接头止转配合的止转结构。
止转结构为插孔的孔壁面或插头的外周面上设置的平行于轴向的止转平面或与其余部分曲率不同或轴心不同的止转弧面。
夹紧尾柄上同轴设置有插孔,插孔为内六方角形,所述止转结构为插孔的孔壁面上的六个止转平面。
还包括用于止转插装在插孔上的施力扳手,施力扳手的一端为用于插入插孔中的外六方角形状的六方接头。
主引导轴上沿轴向导向移动套装有处于主体部分和夹紧尾柄之间的定位套,定位套的外周面具有至少两个沿径向对称布置的夹钳平面段,各夹钳平面段供手钳的钳口止转夹紧。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夹紧尾柄的后端面上设置插孔或插头,使得其他工具可从该工具的后方止转插装在夹紧尾柄上,从而向后延长夹紧尾柄的操作位置,以使得工作人员可在适合的位置进行该安装工具的操作,最好在该工具后方的开阔空间中进行操作,因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夹紧尾柄对操作空间的要求过大的问题,降低了钢丝螺套安装的难度,也降低了钢丝螺套所处零部件的设计难度,降低了零部件的研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1中工具在夹紧尾柄局部剖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钢丝螺套安装工具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该工具主要由主引导轴2及其上自前向后依次装配的导引丝锥1、环形压块3、次引导套、锁止螺套、定位套6、夹紧尾柄7组成,其中导引丝锥1、环形压块3、次引导套和锁止螺套在主引导轴2上形成了用于锁定钢丝螺套的主体部分,该主体部分的结构与常规钢丝螺套安装工具相同,环形压块3采用塑性压块;定位套6沿前后方向导向移动套装在主引导轴2上于主体部分和夹紧尾柄7之间的位置处,定位套6的外周面为外六方角形状,定位套6上的六个平面段为供手钳的钳口止转夹紧的夹钳平面段;夹紧尾柄7的外周面也是外六方角形状,夹紧尾柄7的后端面上同轴开设有与外周面平行布置的内六方角形状的插孔8,该插孔8的六个平面段为与插孔8内可拆插装的插头止转配合的止转平面,且插孔8的横截面比夹紧尾柄7的横截面小,插孔8的前端连通有与夹紧尾柄7同轴的避让孔,该避让孔为前后延伸的圆孔。
另外,该工具还可以包括适配的施力扳手,施力扳手的前端为用于插入插孔8中的外六方角形状的六方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05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