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播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90307.0 | 申请日: | 2015-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3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C5/04 | 分类号: | A01C5/04;A01C7/18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陈扬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播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播种机。
背景技术:
在对于小面积土地的播种时,若租用大型的翻土车与播种装置,不仅不适合小面积土地的播种,而且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与产量,且费用昂贵。若农业生产者自行耕种,则需要生产者进行翻土、播种和埋土等操作,十分费时费力。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播种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播种机,包括壳体、驱动轮、驱动电机、存料斗、出种口、翻土爪、升降电机、主升降齿轮、从升降齿轮和中空状的播种轴,所述驱动轮转动连接在壳体上,驱动电机设置壳体内,并驱动驱动轮在壳体上转动,播种轴置于壳体内,且播种轴的上端螺纹连接在壳体侧壁上,并穿壳体侧壁伸出壳体外与存料斗相连,播种轴下端穿过壳体侧壁并与壳体外侧的出种口相连,从升降齿轮固定连接在播种轴上,并与主升降齿轮相啮合,主升降齿轮与升降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若干翻土爪均布在出种口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播种轴的内腔中设有集种装置,该集种装置包括集种管、左上叶片、右上叶片、左下叶片、右下叶片、连杆、控制杆以及出种门,所述集种管套设于播种轴的内腔内,左上叶片、右上叶片、左下叶片以及右下叶片均铰接于集种管的内腔壁上,且左上叶片与右上叶片组成圆形上控制门,左下叶片与右下叶片组成圆形下控制门,两根连杆分别铰接于左上叶片与左下叶片之间以及右上叶片与右下叶片之间,控制杆的上端分别铰接于左下叶片和右下叶片的下端面,下端与出种门相铰接,出种门铰接于出种口的上。
进一步地,所述播种轴的内腔中设有弹簧,该弹簧一端连接在播种轴的侧壁上,另一端连接在控制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由带自锁功能的外螺纹连接杆与内螺纹空心杆通过螺纹连接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轮包括前轮、后轮、齿条、转向齿轮、转向电机、第一转向杆、第二转向杆和转向支架,前轮和后轮转动设置在壳体上,转向电机置于壳体内,且转向电机的转轴与转向齿轮固定连接,两齿条滑动设于转向支架上,且两齿条位于转向齿轮两侧并均与转向齿轮相啮合,第一转向杆与第二转向杆均铰接在转向支架上,且第一转向杆一端与齿条相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转向杆相铰接,第二转向杆一端铰接于前轮上,所述驱动电机驱动后轮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支架上设有带滑槽的滑轨,齿条滑动设于该滑轨的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出种口为锥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翻土爪的底端与出种口的底端相齐平。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能使自动化播种大大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内部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翻土爪26在出种口22上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集种装置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集种装置另一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控制门与下控制门的初始状态图及播种状态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控制门与下控制门在翻土过程中的状态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腰形槽在集种管中的设置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杆的结构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03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马铃薯播种机的平土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山地的喷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