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铸用薄壁嵌件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90164.3 | 申请日: | 2015-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3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袁茂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爱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B22D17/24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刘莹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东丽区无瑕街道经济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铸 薄壁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力铸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嵌件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随着压铸加工方式的日渐普及,压铸件的复杂程度也与日俱增。在压铸件中会有不同的嵌件设置。当低碳钢薄壁类嵌件的管径大于10mm且壁厚小于2.5mm时,在压铸过程中,由于高温高压,必然导致变形,无法制造。
现有技术中,是将薄壁嵌件内放入小钢珠,来防止薄壁嵌件变形,但是该工艺实施繁琐,操作不便,难以满足较复杂的嵌件。而且小钢珠有可能会与嵌件粘连,降低铸件质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压铸用薄壁嵌件保护装置,以解决薄壁嵌件在压铸过程中变形问题,尤其应用于结构复杂的薄壁嵌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压铸用薄壁嵌件保护装置,包括压铸模具,压铸模具上设有嵌件孔,嵌件孔与压铸模具内的型腔相联通,压铸模具上还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与嵌件孔贯通;还包括压力装置,压力装置的输出口连接有输压管,输压管通过连接孔与嵌件孔联通。
进一步,所述压力装置为液泵或气泵。
进一步,所述压力装置配有一块压力表。
进一步,所述输压管为耐高温橡胶管。
进一步,所述连接孔的孔径小于嵌件孔的内径,连接孔与嵌件孔的过渡面与连接孔的轴线垂直。
进一步,所述输压管联通嵌件孔的一端设有固定头,固定头的外径小于嵌件孔的孔径且大于连接孔的孔径,固定头与输压管一体成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铸用薄壁嵌件保护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铸用薄壁嵌件保护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由于使用液体或气体来填充薄壁嵌件内部,不会对薄壁嵌件本身造成损害,尤其适用于结构复杂的薄壁嵌件。能够有效的提高铸件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压铸用薄壁嵌件保护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压铸用薄壁嵌件保护装置的剖视图中部位I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压铸用薄壁嵌件保护装置的压铸模具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型腔,11-嵌件孔,2-压铸模具,3-薄壁嵌件,31-嵌件腔,4-压力表,5-压力装置,6-输压管,61-固定头,7-连接孔,71-过渡面。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压铸用薄壁嵌件保护装置,包括压铸模具2,压铸模具2上设有嵌件孔11,嵌件孔11与压铸模具2内的型腔1相联通,压铸模具2上还设有连接孔7,连接孔7与嵌件孔11贯通;还包括压力装置5,压力装置5的输出口连接有输压管6,输压管6通过连接孔7与嵌件孔11联通。
上述压力装置5为液泵或气泵。
上述压力装置5配有一块压力表4。
上述输压管6为耐高温橡胶管。
上述连接孔7的孔径小于嵌件孔11的内径,连接孔7与嵌件孔11的过渡面71与连接孔7的轴线垂直。
上述输压管6联通嵌件孔11的一端设有固定头61,固定头61的外径小于嵌件孔11的孔径且大于连接孔7的孔径,固定头61与输压管6一体成型。
在工作时,先将固定头61塞入到薄壁嵌件3的嵌件腔31内。固定头61将嵌件腔31封住,防止填充在嵌件腔31内的气体或液体溢出。之后,将薄壁嵌件3放入嵌件孔11内,薄壁嵌件3装有固定头61的一端抵住过渡面71,同时固定头61也抵住过渡面71,保证在向嵌件腔31内加压时,输压管6不会从连接孔8内脱出。
之后进行合模压铸,在压铸过程中,通过压力装置5上的压力表4观察嵌件腔31内的压力变化,并进行适当调节,使得嵌件腔31内的压力与薄壁嵌件3外的压力想抵消,防止薄壁嵌件3变形。在压铸完成且铸件冷却后,将压力装置5关闭,将铸件从模具中取出并将固定头61从嵌件腔31内拔出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爱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爱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01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稳恒磁场下铝合金低压铸造装置
- 下一篇:短尾铆钉一次搓丝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