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指纹辨识的触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90038.8 | 申请日: | 2015-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6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 发明(设计)人: | 林韦丞;萧建仁;曾士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关键应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21/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牟长林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指纹 辨识 装置 | ||
技术领域
一种具有指纹辨识的触控装置,尤指一种将指纹辨识装置直接整合形成于触控装置上,进而提升指纹辨识精度及降低制造成本的具有指纹辨识的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数字相机、个人笔记本电脑或平板或穿戴式装置等越来越多的智能便携式电子装置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备的工具。然而,这些便携式电子装置具有很强的个人化的特点。因此一旦这些便携式电子装置遭到盗用或是遗失,其内部存储的信息,例如电话簿、相片、数据等等都有可能被别人利用,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这类产品需要搭配一定的身份认证及权限管理,以确保使用的隐私安全。而当前所采用的身份认证的主要方法有密码保护,用户需先输入正确的密码至便携式电子装置,才能够进入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操控页面。然而,密码保护的安全性较低,原因在于密码较容易被泄漏或遭到破解。而且当用户忘记密码时也很麻烦。因此,即有采用指纹辨识的身份认证的便携式电子装置问市。由于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同的,因此指纹具有唯一性的特点,使得采用指纹辨识的身份认证的安全性提高很多。并且,使用指纹进行身份认证的方法也相对方便,使用户省去了记忆及输入密码的繁琐。
而现行指纹辨识系统广泛应用于手持式装置或行动装置上,最为常见的指纹辨识装置独立设计于例如笔记本电脑键盘的固定一侧或手持式行动装置的背侧或一端底侧的固定位置,并无法有效整合于手持行动装置触控屏幕上进而缩减手持式行动装置的体积,并且现有指纹辨识芯片封装模块主要包括基板、芯片以及模封体。芯片设置于基板上且与基板电性连接,而模封体覆盖于基板的表面以及芯片上。
而现有技术主要必须先将各感应电路及金属走线或芯片设置于一硅晶圆所制成的基板上,整合制成一指纹辨识单元后再与触控面板或其他装置结合使用,现有技术所提供的指纹辨识单元整体厚度也较厚也容易因厚度影响指纹辨识的精度以及因厚度的考虑无法与较薄的装置整合为一体。
同时,一般来说,当手指接触芯片的感测区时,由于芯片外面覆盖有多层膜,使得芯片封装模块整体厚度较高,而芯片封装模块灵敏度较低。
此外,现有滑移式指纹辨识系统具有方向性,且辨识时间过久且必须独立设置,无论是结构整合或使用便利性都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有效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将指指纹辨识单元直接整合与该触控装置结合为一体的具有指纹辨识的触控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指纹辨识的触控装置,包括:一触控装置、一指纹辨识单元;
所述触控装置,定义一触控区及一非触控区,所述非触控区与该触控区相邻并设于该触控区外围,该触控装置具有:
一第一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可呈平面或曲面其中之一;
一遮蔽层,选择设于前述第一、第二表面其中之一的非触控区;
一第二基板,具有一第三表面及一第四表面;
一触控电极层,设于该第二基板的第三表面的触控区,该触控电极层具有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多个第二电极及多个金属走线,各第一、第二触控电极与各金属走线电性连接;
一绝缘层,设于各第一、第二触控电极交接处;
一光学胶层,设于前述第一基板及该第二基板之间;
一软性基板,具有多个电路走线及一触控芯片,各电路走线与该触控芯片及各金属走线电性连接,所述软性基板选择设于前述第二基板的第三、第四表面其中之一。
一指纹辨识单元,设于前述触控装置的非触控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板选择为玻璃或PET材质其中之一。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辨识单元还具有:
一第一披覆层,设于该第二基板的该第三表面的非触控区;
一第一指纹辨识电极层,叠设于该第一披覆层上,并具有多个第一指纹辨识电极;
一第一保护层,覆盖前述第一指纹辨识电极层部分区域;
一第二指纹辨识电极层,设于该第一保护层与该第一指纹辨识电极层相反的一侧,该第二指纹辨识电极层具有多个第二指纹辨识电极;
一第二保护层,覆盖前述第二指纹辨识电极层部分区域;
一导线层,具有多个金属导线,并且各金属导线选择与前述第一或第二指纹辨识电极层电性连接;
一指纹辨识芯片,设于该第二基板的该第三表面或第四表面的非触控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关键应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关键应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00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