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轿厢编码定位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89389.7 | 申请日: | 2015-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2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 发明(设计)人: | 黄宇宏;朱真才;王磊;彭玉兴;周公博;李伟;曹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编码 定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轿厢编码定位系统,尤其适用于井下 超深矿井和地面超高建筑内的高速、超高速及大行程的电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不断提高,对于电梯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保证电梯安全的前 提下,用户追求更加方便快捷的乘坐电梯。设计人员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追求更加简 单、可靠的电梯系统。为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电梯控制系统加入了轿厢定位系统、运行速 度监测系统、平层控制系统、限速系统、防溜车保护系统、防剪切保护系统和终端限位保护 系统等。现有的电梯系统中,上述附加的系统均为独立系统,需要一系列的传感器分布于电 梯系统的各个部位,每个系统需要设置独立的采集模块,采集的信号传输至电梯控制柜的总 控制模块,使电梯控制系统庞大而繁琐,增大电梯的建设成本,影响电梯的运行可靠性。
传统的电梯定位系统和轿厢运行速度监测大多采用旋转编码器。一般的旋转编码器会安 装在曳引机的主轴上,也有一些是安装在限速器的主轴上,从而由主轴的旋转速度来换算出 目前电梯的速度,再通过代码的累加来确定电梯的位置。由于这种定位系统的值是通过换算 而得到的,而且由于齿轮的齿隙以及皮带间的相对滑移的存在,导致这种定位方式相对来说 是存在一定的累积误差。
传统的电梯平层控制大多采用安装在目标层站的光电开关和安装在曳引机主轴的旋转编 码器联合控制,此方式只能实现按速度原则减速,当轿厢到达目标层站挡住光电开关,曳引 机制动器制动,轿厢速度骤变为零,产生的制动加速度使乘客不适;传统的限速系统包括限 速器、安全钳、限速绳和涨紧装置,在高层高速电梯系统中,限速绳存在晃动,易引起安全 钳误动作;传统的防溜车保护系统和防剪切保护系统大多采用光电开关,原理和平层控制类 似,当轿厢停靠与目标层站时,出现曳引绳在曳引轮绳槽内滑移使轿厢运动,且轿厢速度未 达到机械动作速度的极端情况时,传统的系统无法触发安全钳动作,无法实现防溜车和防剪 切保护;终端限位保护系统采用限位开关,轿厢已较大速度发生冲顶或墩底时触发限位开关, 安全钳立即动作使轿厢骤停,产生较大的制动加速度,对乘客的伤害大;综上所述,现有的 上述系统均采用独立的传感器,系统复杂且控制繁琐,易引起系统失效,影响电梯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梯轿厢编码定 位系统,可实现轿厢定位、运行速度监测、平层控制、无绳限速保护、防溜车保护、防剪切 保护和终端限位保护等功能。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电梯轿厢编码定位系统,包括电梯定位系统和与井道电梯总控 制器相连的群控系统;所述的电梯定位系统包括电梯控制柜中的单电梯控制系统、安装在电 梯轿厢中的轿厢控制系统、通过通信线缆与单电梯控制系统和轿厢控制系统二者相连的编码 电缆系统;
所述的单电梯控制系统包括电梯总控制器、与电梯总控制器通过通信线缆相连的无线模 块Ⅰ;
所述的轿厢控制系统包括安装在电梯轿厢中的轿厢控制器、与轿厢控制器通过通信线缆 相连的显示屏和无线模块Ⅱ,轿厢控制器经控制线缆与安装在轿厢上的电磁铁相连,电磁铁 上连接有连杆机构,通过连杆机构与设在轿厢两侧且靠近电梯导轨处的安全钳相连;
所述的编码电缆系统包括井道顶部的始端箱,井道底部的终端箱和连接始端箱和终端箱 二者的编码电缆,始端箱处设有地址编码接收器,轿厢上靠近编码电缆处设有地址编码生成 器和感应天线箱;
所述的群控系统包括连接各井道电梯总控制器的通讯总线、与通讯总线相连的群控模块 和呼梯模块,群控模块上设有监视模块。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系统定位精准,抗干扰能力强:本系统采用的编码电缆芯线以格雷码方式交叉扭绞 排列,消除电磁干扰,编码电缆芯线全程无重叠的交叉点,能够在轿厢运行区间内连续地、 高精度地检测绝对地址,检测精度达5mm,完全可以满足轿厢的精确定位的需求,克服了传 统轿厢定位采用旋转编码器的累计误差和曳引系统机械间隙引起的系统误差,在系统长时间 运行条件下,轿厢定位更为准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93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