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湿纸塑成型机台及其翻转捞浆装置和湿纸塑成型制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87921.1 | 申请日: | 2015-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5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郭剑宽;黄俊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箭印刷事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J3/00 | 分类号: | D21J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成 机台 及其 翻转 装置 制品 结构 | ||
1.一种湿纸塑成型机台,用于将浆体自动化成型为一干燥化的纸塑成品,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机体;
一捞浆作业区,设于所述机体,设有一浆槽、一第一上模具、一第一下模具与一第一移动装置,所述浆槽内容置浆体,所述第一下模具自所述浆槽中捞集所述浆体以在所述第一下模具上形成一层湿胚体,所述第一下模具与所述第一上模具加压合模以对所述湿胚体进行一预压步骤,进而形成一第一半成品;
一第一热压作业区,设于所述机体并邻接于所述捞浆作业区,具有一第二上模具、一第二下模具与一第二移动装置,所述第一移动装置移动所述第一上模具至所述第一热压作业区,连带使所述第一半成品移动至所述第一热压作业区,所述第二上模具与所述第二下模具加热并加压合模以对所述第一半成品进行一预热压步骤,进而形成一第二半成品;
一第二热压作业区,设于所述机体并邻接于所述第一热压作业区,具有一第三上模具、一第三下模具与一第三移动装置,所述第二移动装置移动所述第二上模具至所述第二热压作业区,连带使所述第二半成品移动至所述第二热压作业区,所述第三上模具与所述第三下模具加热并加压合模以对所述第二半成品进行一热压成型步骤,进而形成一第三半成品;以及
一裁切作业区,设于所述机体并邻接于所述第二热压作业区,具有至少一刀具,所述第三移动装置移动所述第三上模具至所述裁切作业区,连带使所述第三半成品移动至所述裁切作业区,用以对所述第三半成品进行裁切步骤,进而形成一纸塑成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纸塑成型机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压步骤中,所述第一上模具与所述第一下模具间形成一第一间距,所述第一间距为1厘米-5厘米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纸塑成型机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热压步骤中,所述第二上模具与所述第二下模具间形成一第二间距,所述第二间距为小于或等于2厘米,且所述第二间距小于所述第一间距。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纸塑成型机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压步骤中,所述第三上模具与所述第三下模具间形成一第三间距,所述第三间距为小于或等于2厘米,且所述第三间距小于所述第一间距。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纸塑成型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模具、所述第二上模具与所述第三上模具分别为一凸起状模具,所述第一下模具、所述第二下模具与所述第三下模具分别为一凹槽状模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纸塑成型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模具、所述第一下模具、所述第二上模具、所述第二下模具、所述第三上模具与所述第三下模具分别具有至少一通孔,所述通孔分别贯穿所述第一上模具、所述第一下模具、所述第二上模具、所述第二下模具、所述第三上模具与所述第三下模具,用以释出由所述浆体、所述第一半成品、所述第二半成品与所述第三半成品分别于所述第一上模具、所述第一下模具、所述第二上模具、所述第二下模具、所述第三上模具与所述第三下模具中产生的水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湿纸塑成型机台,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分别与所述所有通孔液态连通,用以经由所述所有通孔分别吸取所述第一上模具、所述第一下模具、所述第二上模具、所述第二下模具、所述第三上模具与所述第三下模具中的水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湿纸塑成型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为一真空泵。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纸塑成型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湿纸塑成型机台还包括至少一加热装置,设于所述第二上模具、所述第二下模具、所述第三上模具与所述第三上模具,用以对所述第二上模具、所述第二下模具、所述第三上模具与所述第三上模具加热以分别加速所述第二半成品与所述第三半成品的干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纸塑成型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模具与所述第一下模具由铝构成,且所述第一下模具具有一第一内表面,第一内表面上设有一第一下编网,用以将所述浆体收集于所述第一下编网。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湿纸塑成型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编网为一双层网状结构,包括一第一下内编网以及一第一下外边网,且所述第一下外编网的网目数大于所述第一下内编网的网目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箭印刷事业有限公司,未经金箭印刷事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792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静液压式驱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一体式电动汽车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