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烧室分段加热的直立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87618.1 | 申请日: | 2015-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3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黄庆禄;严国华;杨俊峰;李振国;武明华;钱启;牛聪;肖长志;徐妍;胡昌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1/04 | 分类号: | C10B1/04;C10B21/10;C10B21/1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6085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烧室 分段 加热 直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立炉,尤其涉及一种燃烧室分段加热的直立炉。
背景技术
在上世纪70-80年代,直立炉就被广泛用于生产城市煤气和半焦。近些年来,国家发展对环境污染源的严格控制,国内对冶金焦的需求日益下降,但新型能源半焦产业概念的提出使直立炉具有了发展空间。目前直立炉的半焦产量低,热工效率低,环保效率也偏低,投资和占地面积偏大。为解决以上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直立炉应向着大型化发展,增加干馏段的高度是增加半焦产量的一个方向,但受高向加热的影响,直立炉大型化发展比较缓慢。随着半焦技术的发展,国家政策对半焦产业的环保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尤其对焦化阵发性污染排放、NOx排放限制越来越严格。
因此直立炉的设计有必要向大型化与多点燃烧控制相结合的结构发展,以解决燃烧室高向加热的均匀性、降低NOx的生成为目标,达到环保要求,真正实现直立炉的大型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烧室分段加热的直立炉,可有效改善直立炉高向加热均匀性,以提高炭化室高度为目标,实现直立炉的大型化发展;同时能够降低燃烧室底部及顶部燃烧温度和燃烧强度,降低高温点温度,从而降低NOx的生成,更利于环保;其操作方便、气流流量可调,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热工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燃烧室分段加热的直立炉,包括燃烧室、炭化室、蓄热室、炉顶和小烟道,炭化室和燃烧室并排交替排列,炭化室由两侧炭化室墙、蓄热室墙、封墙、装煤口装料装置和排焦口排焦装置合围组成;蓄热室分为下部蓄热室和上部蓄热室,蓄热室一端与燃烧室相通,另一端与废气开闭器相连;炉顶位于燃烧室和蓄热室的上部,上部蓄热室底部和下部蓄热室底部分别设小烟道;所述燃烧室由立火道、立火道隔墙、燃烧室中心隔墙和炭化室墙组成,燃烧室上部和燃烧室下部分别与上部蓄热室和下部蓄热室连通;燃烧室立火道底部设煤气第1段供入口,燃烧室立火道中部设煤气第2段供入口,燃烧室立火道顶部设煤气第3段供入口;燃烧室设置中心隔墙将燃烧室沿纵向分为左侧燃烧室和右侧燃烧室。
所述炭化室为单排炭化室或双排炭化室,燃烧室中心隔墙的厚度不小于燃烧室立火道隔墙的厚度。
所述燃烧室的底部与下部蓄热室的气道相连,燃烧室的顶部与上部蓄热室的气道相连。
所述煤气第1段供入口、煤气第2段供入口和煤气第3段供入口分别连接总供气口,总供气口设置在燃烧室封墙外侧,煤气供气采用侧入方式进入燃烧室立火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燃烧室分段加热可有效改善直立炉高向加热均匀性,以提高炭化室高度为目标,实现直立炉的大型化发展;
2)燃烧室分段加热能够降低燃烧室底部及顶部燃烧温度和燃烧强度,降低高温点温度,从而降低NOx的生成,更利于环保;
3)具有操作方便、气流流量可调,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热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直立炉炉体纵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交换过程一的直立炉加热系统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交换过程二的直立炉加热系统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双排炭化室直立炉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单排炭化室直立炉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燃烧室1-1.燃烧室下部1-2.燃烧室上部2.炭化室2-1.炭化室墙2-2.排焦口排焦装置3.下部蓄热室4.上部蓄热室5.小烟道5-1.下部蓄热室小烟道5-2.上部蓄热室小烟道6.箅子砖7.煤气第1段供入口8.煤气第2段供入口9.煤气第3段供入口10.炉顶10-1.装煤口装料装置11.格子砖12.立火道隔墙13.空气导入口I/废气导出口II14.废气导出口I/空气导入口II15.燃烧室中心隔墙16.封墙17.蓄热室墙18.立火道19.炭化室中心隔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76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秸秆炭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半自动乳胶漆的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