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气温度自动控制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87402.5 | 申请日: | 2015-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3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 发明(设计)人: | 段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树华 |
| 主分类号: | G05D23/30 | 分类号: | G05D23/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气 温度 自动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气温度自动控制器。
背景技术
在各种电力设备中,例如配电柜、控制柜和操作机构箱等封闭柜体内安装 有大量的电器元件,并且有很多带电体裸露在外,当柜体内的空气湿度达到 一定比例时,在一定温度下会产生凝露,附着在带电体表面,易发生爬电、 闪络、短路和击穿等现象,引发事故,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柜体内有 很多电器元件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当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使其性能 不稳定,精度降低,并会对材料性能产生影响,机械寿命缩短,给设备的安 全运行造成极大的威胁,现有的放置凝霜和温度过高的设备,大多体积较大, 或者散热效果不够好,为此我们设计一种电气温度自动控制器,用来解决上 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温度自动控制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 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气温度自动控 制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中设有器件放置架,所述器件放置架上安 装有中央处理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 连接,所述箱体的内腔底部安装有加热装置和风扇,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散 热孔,所述散热孔的开口处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吸气电机,所述箱 体的前端设有防护门,所述防护门表面设有电插锁,所述加热装置、吸气电 机和风扇均与中央处理单元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为热风机或加热电阻丝。
优选的,所述吸气电机的数量不少于一个。
优选的,所述箱体与防护门的销轴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中央 处理单元,当设备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时,温度传感器会将温度信号传递至中 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控制加热装置对设备内部加热除霜或者控制风扇 运行,带动设备内部空气循环,再通过吸气电机将设备内部的热空气带出, 起到散热的效果,最终达到温度的自动调控,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且延 长设备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原理图示意图。
图中:1加热装置、2箱体、3温度传感器、4吸气电机、5支架、6散热 孔、7中央处理单元、8器件放置架、9防护门、10电插锁、11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 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 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 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气温度自动控制器, 包括箱体2,箱体2的内腔中设有器件放置架8,器件放置架8用来放置设备 中的电气元件,并起到隔离的作用,各期间之间发生不利影响,器件放置架8 上安装有中央处理单元7,中央处理单元7起到处理信号和发送工作指令的作 用,中央处理单元7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温度传感 器3将箱体2中的温度信息传递给中央处理单元7,箱体2的内腔底部安装有 加热装置1和风扇11,加热装置1为热风机或加热电阻丝,当箱体2中的温 度过低时加热装置1工作,增加箱体2内部温度,箱体2的顶部设有散热孔6, 散热孔6的开口处设有支架5,支架5上安装有吸气电机4,吸气电机4的数 量不少于一个,箱体2的前端设有防护门9,箱体2与防护门9的销轴连接, 防护门9表面设有电插锁10,加热装置1、吸气电机4和风扇11均与中央处 理单元7电性连接,风扇11运行,带动设备内部空气循环,再通过吸气电机 4将设备内部的热空气带出,起到散热的效果,最终达到温度的自动调控。
工作原理:当设备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时,温度传感器3会将温度信号传 递至中央处理单元7,中央处理单元7控制加热装置1对设备内部加热除霜或 者控制风扇11运行,带动设备内部空气循环,再通过吸气电机4将设备内部 的热空气带出,起到散热的效果,最终达到温度的自动调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 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树华,未经段树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74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