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体喉镜前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87252.8 | 申请日: | 2015-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6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本;陈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博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267 | 分类号: | A61B1/267 |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高***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喉镜 前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喉部内窥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立体喉镜前端结构。
背景技术
3D立体内窥镜所带来的空间感是普通的内窥镜所不能比拟的,做手术的时候能够 使医生更容易的判断周围的环境,尤其是对于观测物的远近距离可以很清楚的判断,因此 使用越来越广泛。目前立体内窥镜应用的范围主要集中在腹腔手术当中,即立体腹腔镜手 术。在其他领域,特别是操作空间小,精度要求高的喉镜应用方面还是比较空白的,而立体 喉镜技术应用在喉部观察的时候可以帮助医生更清楚的观测到喉部的病变情况,尤其是在 口腔结构复杂的情况下,利用立体喉镜观察更能快速判断病灶位置,避免延误病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立体喉镜前端结构,填补现有技术中立体 喉镜产品的空白,提高喉部检查的效率,帮助医生快速判断病灶位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立体喉镜前端结构,包括外管及位于外管端部的堵头;外管内部包括两 个装有相同光学组件的内管,所述两个内管之间通过支撑座固定;所述两个内管的端部套 有物镜座,所述物镜座与堵头之间设有照明光纤口;
所述的物镜座设有两个物镜保护片,所述的两个物镜保护片分别位于两个光学组 件中物镜的正上方;所述的物镜与外管垂直面呈70℃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的照明光纤口位于物镜保护片的后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座为“8”字形。
本实用新型在喉镜手术观察时带来的3D立体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能够帮助医生立 体的去观察喉部的特征,方便医生的判断。尤其在同时使用器械的时候,比如取出喉部中的 鱼刺等异物的时候帮助医生更好的判断异物的深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立体喉镜前端结构实施例一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立体喉镜前端结构实施例一的拆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立体喉镜前端结构实施例二的整体示意图
图中:
1、外管2、堵头3、物镜座
4、物镜保护片5、照明光纤口6、支撑座
7、内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管及位于外管端部的堵头;外管内部包括两 个装有相同光学组件的内管,所述两个内管之间通过支撑座固定;所述两个内管的端部套 有物镜座,所述物镜座与堵头之间设有照明光纤口;所述的支撑座为“8”字形。所述的物镜 座设有两个物镜保护片,所述的两个物镜保护片分别位于两个光学组件中物镜的正上方; 所述的物镜与外管垂直面呈70℃夹角。
实际使用时,将照明光纤组件穿入外管中,直至到达照明光纤口,在整个手术中起 到照明作用。双光路检测能够满足后期立体成像的需求,同时支撑座设计为“8”字形,实现 了占用最小空间,同时为照明光纤提供穿入的空间。物镜座的设计起到了固定光学组件物 镜的作用,同时物镜保护片避免了物镜受到损坏。物镜与外管垂直面呈70℃夹角,确保了本 实用新型适用于喉部检查。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二中,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管及位于外管端部的堵头;外管内 部包括两个装有相同光学组件的内管,所述两个内管之间通过支撑座固定;所述两个内管 的端部套有物镜座;所述的支撑座为“8”字形。所述的物镜座设有两个物镜保护片,所述的 两个物镜保护片分别位于两个光学组件中物镜的正上方;所述的物镜与外管垂直面呈70℃ 夹角。所述的照明光纤口位于物镜保护片的后端。
实际使用时,将照明光纤组件穿入外管中,直至到达照明光纤口,在整个手术中起 到照明作用。双光路检测能够满足后期立体成像的需求,同时支撑座设计为“8”字形,实现 了占用最小空间,同时为照明光纤提供穿入的空间。物镜座的设计起到了固定光学组件物 镜的作用,同时物镜保护片避免了物镜受到损坏。物镜与外管垂直面呈70℃夹角,确保了本 实用新型适用于喉部检查。照明光纤口位于物镜保护片的后端目的是减少喉镜插入人体的 深度,减少人体的不适。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 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 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博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博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72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白芨共生菌的培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谷子育种的种子处理及种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