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广电智能网关系统的光接收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86833.X | 申请日: | 2015-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60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 发明(设计)人: | 龙永庆;余波;石知白;田丰;廖翔;宗瑞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康特电子高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方联合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0/60 | 分类号: | H04B10/60;H04N7/22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广电 智能 网关 系统 接收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接收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广电智能网关系统的光接收机。
背景技术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接收机的任务是以最小的附加噪声及失真,恢复出光纤传输后由光载波所携带的信息,因此光接收机的输出特性综合反映了整个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在三网融合的推动下,广电网络流量需要面对迅猛增长的趋势,这对业务承载网络尤其是接入网提出了挑战,而网络的IP化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一方面,从网络建设的进程来看,目前的单向Cable网、IPQAM+窄带、IPQAM+宽带均已过时,而双纤入户虽然兼容性高,但造价也高。在广电业务发展的同时,对光接收机的整体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广电智能网关系统的光接收机,其性能优良,满足广电业务发展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广电智能网关系统的光接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光纤输入端口、光电转换模块、阻抗匹配模块、前置放大器、均衡衰减器、推挽放大器和射频输出模块,所述的前置放大器为全砷化镓MMIC放大器,所述光电转换模块为PIN光电转换管,所述光电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还连接有静电防护电路。
本方案的光接收机的工作原理同现有的光接收机的原理相同,仅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做了改进。全砷化镓MMIC放大器的增益高、失真低;PIN光电转换管的响应度高,可有效的增强光接收机的整体性能,满足广电网络流量迅猛增长的需要。光接收机在工作过程中,其端口易受静电的干扰,在光电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静电防护电路,对作用于光纤输入端口的静电进行泄放,有效的对光接收机进行保护,保证其运行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静电防护电路包括接地的瞬态抑制二极管。利用瞬态抑制二极管对静电进行泄放,当静电作用于光纤输入端口时,其电压增大,瞬态抑制二极管瞬间导通即可泄放,其可靠性高。
进一步的,所述静电防护电路还包括接地电容。采用接地电容其缓冲作用,有助于静电的泄放。
进一步的,所述光纤输入端口和光电转换模块之间还连接有限流电阻。静电的电压极高,利用限流电阻对静电电流进行限流,可对内部器件进行保护,避免内部器件受高电流的破坏。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前置放大器采用全砷化镓MMIC放大器,光电转换模块采用PIN光电转换管,可有效的增强光接收机的整体性能,满足广电网络流量迅猛增长的需要。
2、本实用新型的光电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有静电防护电路,静电防护电路对作用于光纤输入端口的静电进行泄放,有效的光接收机进行保护,保证其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广电智能网关系统的光接收机,包括依次连接的光纤输入端口、光电转换模块、阻抗匹配模块、前置放大器、均衡衰减器、推挽放大器和射频输出模块,所述的前置放大器为全砷化镓MMIC放大器,所述光电转换模块为PIN光电转换管,所述光电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还连接有静电防护电路。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广电智能网关系统的光接收机,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静电防护电路做了细化,所述静电防护电路包括接地的瞬态抑制二极管。当然,静电防护电路也可以采用其他电路结构。采用瞬态抑制二极管,其起到可靠静电泄放的同时,体积小,不会增大光接收机的负荷。
所述静电防护电路还包括接地电容。
所述光纤输入端口和光电转换模块之间还连接有限流电阻。限流电阻优选的阻值范围为200欧姆-1500欧姆。限流电阻的阻值不应选取的太大,会增大光接收机的负荷;也不应选取的太小,太小就起不到限流作用。
如上所述,可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康特电子高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方联合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康特电子高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方联合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68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