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色鞋底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84986.0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67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同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站胜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16;B29L31/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鞋底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底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色鞋底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中国是是全球最大的鞋类生产和出口国,鞋类己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支柱,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鞋类的功能需求越来越多元化,特别是对鞋底的 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鞋底通常包括大底和中底,传统上鞋底的成型方法,通常 是先分别将大底和中低成型好,然后通过粘合剂粘合在一起,这样的工艺较复 杂,大底和中底分别成型后还需要利用粘合剂再将两者手动粘合在一起,粘合 的过程中粘合剂成分的挥发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环保,且对车间工作人员的 身体健康有很大的伤害,一般目前最常见的多色多层鞋底射出成型方式,其射 出步骤主要包括:
1.射出成型预设单色、单层鞋底、2.置入模具、3.不同色单层鞋底射出成 型、4开模;借由上述四个步骤可以生产出具有多色多层的鞋底成品,此种现 有鞋底塑料射出成型方法已在市面上销售、使用许久,但实际上却存在发明人 欲克服的技术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 的双色鞋底成型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色鞋底成 型模具,其包括脱料板、上模座、中板及下模座,所述脱料板、上模座、中板 及下模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上模型腔,所述下模座上设 置有下模型腔,所述中板上开设有第一注塑管及第二注塑管,所述第一注塑管 连通上模型腔,所述第二注塑管连通下模型腔;所述脱料板与上模座之间设置 有第一开闭器,所述中板与下模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开闭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型腔内成型有外鞋底,所述下模型腔内成 型有内鞋底,所述外鞋底上横向开设有若干缓冲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座内设置有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所述第 一滑块下端部设置有第一插销,所述第二滑块下端部设置有第二插销,所述第 一插销及第二插销分别匹配缓冲孔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双色鞋底成型模具通过注塑方式在上模座内成型外 鞋底,在下模座内成型内鞋底,通过第一开闭器及第二开闭器分别将上模座、 中板及下模座固定连接,使得外鞋底及内鞋底分别稳定固持在上模座及下模座 内进而调节第一开闭器及第二开闭器使得中板从上模座及下模座之间分离,以 保证外鞋底及内鞋底在上模座及下模座的对压作用下进行黏结融合,完成鞋底 的制作工序,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色鞋底成型模具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色鞋底成型模具另一视角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色鞋底成型模具另一不同视角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 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双色鞋底成型模具包括脱料板10、上模座 20、中板30及下模座40,所述脱料板10、上模座20、中板30及下模座40从 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上模座20上设置有上模型腔21,所述下模座40上设置 有下模型腔41,所述中板30上开设有第一注塑管31及第二注塑管32,所述第 一注塑管31连通上模型腔21,所述第二注塑管32连通下模型腔41,注塑机将 EVA原料通过第一注塑管31及第二注塑管32分别送至上模型腔21及下模型腔 41内,所述上模型腔21内成型有外鞋底,所述下模型腔41内成型有内鞋底, 所述外鞋底上横向开设有若干缓冲孔,以缓冲鞋底在被踩踏时受到的压力。
所述脱料板10与上模座20之间设置有第一开闭器70,以将脱料板10及上 模座20固定设置;所述上模座20内设置有第一滑块22及第二滑块23,所述第 一滑块22下端部设置有第一插销24,所述第二滑块23下端部设置有第二插销 25,所述第一插销24及第二插销25分别匹配缓冲孔设置,用以将成型的外鞋 底锁持定位,防止外鞋底在中板30脱模过程中移位,影响产品生产质量。
所述中板30与下模座40之间设置有第二开闭器80,所述第二开闭器80用 以将中板30及下模座40固定设置,以防止容置在下模型腔41内的内鞋底滑动, 对后续工艺造成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站胜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站胜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49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水口剪切机
- 下一篇:塑件侧抽芯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