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83855.0 | 申请日: | 2015-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4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蔡文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仪光电(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鲁异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源模组,并且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在显 示装置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在背光模组的一般设计中,为了固定导光板,通常会将双面胶粘合在 导光板的底面上,再通过双面胶将导光板粘在背板上。
然而,当光源所产生的光线从导光板的入光面进入导光板后,射向双 面胶的光线会因双面胶的材质或颜色的不同,而被双面胶反射或吸收。如 此一来,进入导光板的光线被双面胶反射或吸收后,则会导致漏光或背光 模组的出光不均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其可以 提升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的出光均匀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提出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框 架、导光板、连接件和光源。导光板设置在框架中。而且,导光板包括入 光面以及与入光面连接的光学面。其中,导光板的入光面为斜面,并且入 光面上设有多个微结构。连接件设置在光学面上且邻近入光面,并且连接 件用于将导光板固定在框架上。光源邻近入光面设置,并且光源所产生的 光线的全部或一部分被斜面形态的入光面折射,从而在进入导光板后射向 偏离连接件的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光学面为反射面。导光板还包括与光 学面相对的出光面。其中,入光面的与光学面连接的第一边缘与入光面的 与出光面连接的第二边缘相比远离光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上述光学面为出光面。导光板还包 括与光学面相对的反射面。其中,入光面的与光学面连接的第一边缘与入 光面的与反射面连接的第二边缘相比远离光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上述微结构中的每一者为条状结 构,并且微结构中的每一者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入光面的倾斜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上述微结构中的每一者为条状结 构,并且微结构中的每一者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入光面的倾斜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上述微结构中的每一者为点状结构 或棱镜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上述框架具有放置部,并且连接件 设置在放置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上述连接件为胶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另外提出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 括前述的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其中,显示面板位于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 的前方。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光板的入光面为斜面的设计来减少光 线从入光面进入导光板后射向连接件的机会。由此,可显著降低进入导光 板的光线受到连接件的反射或吸收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进而可以改善背 光模组出光不均匀的问题。
另一方面,导光板的入光面设有微结构,由此可以增大光源所产生的 光线的入光角度及其均匀度,同样可以避免导光板的靠近入光面的部分产 生暗带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地了解实施例及其优点,现在参照结合附图所做的下列描 述,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局部装置 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背光模组的俯视示意 图;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种导光板的入光面的 主视图;
图4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种导光板的入光面的 主视图;
图5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种导光板的入光面的 主视图;
图6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局部装置 示意图;以及
图7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局部装置 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先参照图1,其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背光模 组的局部装置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100包括框架120、导光板 140、连接件160和光源180。导光板140通过连接件160设置在框架120 中。其中,导光板140的入光面141为斜面设计,这样的斜面设计可以避 免光源180所产生的光线在进入导光板140之后射向连接件160,进而可 以避免连接件160影响导光板140的出光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仪光电(南京)有限公司,未经瑞仪光电(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38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