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舵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81084.1 | 申请日: | 2015-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1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樊启旺;胡光龙;季星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铸造厂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H25/08 | 分类号: | B63H25/08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刘海 |
| 地址: | 21411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舵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舵柄,尤其是一种装在舵顶上用以转动舵的臂状构件。
背景技术
舵杆、舵柄是船舶舵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舵机经舵柄将扭矩传递到舵杆上,舵杆 由舵承支撑,它带动舵叶偏转。舵柄的关键在于将扭矩顺利地传递到舵杆,现有技术中,舵 柄的四只转臂是直接固定在舵柄本体上,在使用过程中,扭矩在该连接处的累积会造成对 舵柄一定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舵柄,能够顺利将扭 矩传递到舵杆。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舵柄,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中心设置用于安 装舵杆的安装孔,在安装座的外侧左右对称设置第一转臂、第二转臂、第三转臂和第四转 臂,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位于安装座的一侧,第三转臂和第四转臂位于安装座的另一侧,第 一转臂和第二转臂之间、以及第三转臂和第四转臂之间存在一定间距,其特征是:所述第一 转臂和第二转臂靠近安装座的一端通过第一圆角过渡,第三转臂和第四转臂靠近安装座的 一端通过第二圆角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为上端小下端大的锥孔。
进一步的,所述锥孔的锥度为1/15。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臂、第二转臂、第三转臂和第四转臂的中部分别设有凹槽。
进一步的,在所述安装座的上端面设有多个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的转臂之间采用圆角过渡,可以顺利地将扭矩传递到舵杆,减少扭矩 对舵柄本身的作用力,提升舵柄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所述舵柄包括安装座1、安装孔2、第一转臂3、第二转臂4、第三转 臂5、第四转臂6、第一圆角7、第二圆角8、凹槽9等。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中心设置用于安装舵杆的安 装孔2,安装孔2为上端小下端大的锥孔,锥孔的锥度为1/15;在所述安装座1的外侧左右对 称设置第一转臂3、第二转臂4、第三转臂5和第四转臂6,第一转臂3和第二转臂4位于安装座 1的一侧,第三转臂5和第四转臂6位于安装座1的另一侧,第一转臂3和第二转臂4之间、以及 第三转臂5和第四转臂6之间存在一定间距,第一转臂3和第二转臂4靠近安装座1的一端通 过第一圆角7过渡,第三转臂5和第四转臂6靠近安装座1的一端通过第二圆角8过渡。
所述第一转臂3、第二转臂4、第三转臂5和第四转臂6的中部分别设有凹槽9,以起 到一定的减重作用。
在所述安装座1的上端面设有多个螺栓孔10,用以安装座1的安装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转臂之间采用圆角过渡,可以顺利地将扭矩传递到舵杆,减少扭矩 对舵柄本身的作用力,提升舵柄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铸造厂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铸造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10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变形组合的多旋翼飞行器
- 下一篇:一种电动竹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