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胶管件用去飞边刀片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80797.6 | 申请日: | 2015-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66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 发明(设计)人: | 熊建华;伍湘;佘旭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B3/00 | 分类号: | B26B3/00;B26B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6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塑胶 管件用去飞边 刀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加工工具领域,具体为一种塑胶管件用去飞边刀片。
背景技术
飞边又称溢边、披锋、毛刺等,在模具加工过程中多出现在模具的分合 位置上,如动模和静模的分型面,滑块的滑配部位、镶件的绝隙、顶杆孔隙 等处,飞边的产生会使得产品的外形存在缺陷,但由于各种加工因素的影响, 塑件绝对不产生飞边通常认为是不可能的,因而需要在加工完成后对其进行 清理。
通常来说,对于塑胶产品的飞边处理通常都是采用抛光、研磨、切削等 方法除去,其中,抛光、研磨通常是利用抛光机或者研磨机能够在保证产品 性能、尺寸的前提下以最快速的方式解决飞边问题,但是技术含量高,结构 复杂,对操作工人的要求较高,且机器本身使用、维护费用昂贵,若用来加 工管件这种连续性产品时候单件成本高、耗能大,循环性差,因而具有一定 局限性;因而更适合采用切削方式进行飞边处理时,但常用的飞边刀片都是 采用普通的美工刀片,处理飞边时效果较差,且在切削过程中容易在边缘位 置留下毛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塑胶管件用去飞边刀片,以 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塑胶管件用去飞边刀片,包括刀片本体,刀片本体为硬质合金一体成型 制成,包括用于固连到刀具上的夹持部以及夹持部前端的切削部,所述切削 部从夹持部伸出的长度为30~50mm,切削部顶部开有切削刃,所述切削刃为 双面刃,在一侧偏出夹持部10~15mm,且双面刃中靠夹持部的刃面与夹持部 保持一个70~80°的夹角。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切削刃的刃面侧基部设置有一个内凹的弧面槽, 此弧面槽内填充有一层耐磨陶瓷填料层,此耐磨陶瓷填料层为氮化硅陶瓷填 料或者氮化硼陶瓷填料填充,其厚度为0~120μm。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提高切削刃的强度,在切削刃刃面部分表面还覆 盖有一层碳钻膜,碳钻膜的厚度为0.1-1mm。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去飞边效率好,切削精度高,应用面广等优点, 可通过修改夹持部的结构来适配不同的切削工具,方便对塑胶管件的飞边进 行切削处理,其切削过程中不易跑偏,断面整齐且均匀平滑,同时对切削刃 表面进行碳钻膜硬化处理,配合带耐磨陶瓷填料层的弧面槽能有效减缓切削 刃的钝化速率,提高切削刀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1、切削刃;2、切削部;3、弧面槽;4、夹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 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的塑胶管件用去飞边刀片的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飞边 刀片包括切削部2以及夹持部4,其夹持部4上设置有切削刀安装孔,可安装 于手动切削刀刀盘上进行手工飞边切削操作。
切削部2以及夹持部4为整块硬质合金一体成型制成,其切削部2从夹 持部4上部伸出夹持部4的长度L为30mm,而切削部2顶部开切削刃1,切 削刃1偏出夹持部4的部分的长度D为10mm,此切削刃1为双面刃,其靠 夹持部的刃面与夹持部保持一个75°的夹角,为了提高切削刃1的强度,在 切削刃1表面还覆盖有一层厚度为0.5mm的碳钻膜。
另外,在切削部2的切削刃1内侧面基部设置有一个填充有耐磨陶瓷填 料层的内凹弧面槽3,其内填充的耐磨陶瓷填料层的厚度为0~120μm,自弧 面槽3中心向两侧逐渐变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 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 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 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 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 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神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07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