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纺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80596.6 | 申请日: | 2015-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1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乐佳纶纺织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14 | 分类号: | D01H1/14;D01H5/00;D01H5/70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35001 | 代理人: | 徐开翟 |
地址: | 350211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纺纱装置,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纺纱,乃是取动物或植物性纤维运用加捻的方式使其抱合成为一连续性无限延伸的纱线,以便适用于织造的一种行为。
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转变成纱需要一系列工序。最后的工作步骤通常称作精细纺纱。由此,细纱获得了最终细度和强度。精细纺纱要占用整个制纱制造过程中的相当多的工作。由现有技术公知,人造短纤维纺纱机中的环锭纺纱最接近于利用纺车的传统手工纺纱。由此,短纤纱被缠绕到旋转的纺纱锭子上。基本上,环锭纺纱需要三种机器。在初级纺纱机中,由粗纱制造具有所需细度的纱,并且纺到小线轴上,即纺到纱管上。然后,绕线机从多个管纱组合成纱并制成即可使用的纱线筒子,该纱线筒子重数公斤。初级纺纱机或者锭翼以及锭纺纱机的纺纱站都包括一些牵引装置,在这些牵引装置中所提供的梳条或者粗纱被拉伸到所希望的程度,从而进一步纺纱所要求的纱的细度。现有的纺纱机辊筒挤压时容易产生纤维缠绕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纺纱装置,该纺纱装置工作可靠,且能显著减少纤维缠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纺纱装置,包括两个纺纱组以及一支撑所述纺纱组的支撑装置,所述纺纱组包括一对前辊和一对后辊,所述一对前辊由第一轴连接,所述一对后辊由第二轴连接,所述纺纱组还包括一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包括驱动辊,该驱动辊分别与所述前辊啮合,在所述驱动辊的后端设置有压缩辊,所述压缩辊与所述一对后辊啮合,所述压缩辊的表面设置有皮带,所述皮带由主动轮驱动,所述压缩辊的表面设置有抽吸口。
其中,所述主动轮由电机驱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安装简便、使用简单、易操作;
2、本实用新型的压缩辊的表面设置有抽吸口,能够将纤维吸附在皮带表面,从而显著减少了纤维缠绕的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牵引装置,4-支撑装置,7第一轴,8第二轴,9、10-前辊,11、12-后辊,13-纺纱组,15-纤维,16-驱动辊,20-压缩辊,25-皮带,26-主动轮,27-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纺纱装置,包括两个纺纱组13以及一支撑所述纺纱组13的支撑装置4,所述纺纱组13包括一对前辊9、10,一对后辊11、12,所述一对前辊9、10由第一轴7连接,所述一对后辊11、12由第二轴8连接,所述纺纱组13还包括一牵引装置1,纤维15通过所述牵引装置1引导以形成纱线27;所述牵引装置1包括驱动辊16,该驱动辊16分别与所述一对前辊9、10啮合,纤维15通过所述驱动辊16与所述一对前辊9、10啮合部后,仍然还是分散的纤维,在所述驱动辊16的后端设置有压缩辊20,所述压缩辊20与所述一对后辊11、12啮合,所述压缩辊20的表面设置有皮带25,所述皮带25由主动轮26驱动,所述压缩辊20的表面设置有抽吸口,用于将纤维吸附在所述皮带25表面。
其中,所述主动轮26由电机驱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乐佳纶纺织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长乐佳纶纺织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05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涤纶阳离子可染长丝与普通涤纶长丝的复合长丝
- 下一篇:一种新型开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