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格构柱剪力墙与混凝土剪力墙的组合式结构住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79377.6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2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苗冬梅;马荣全;梁建军;董继勇;冯国军;孙学峰;王浩;葛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格构柱 剪力 混凝土 组合式 结构 住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住宅,具体涉及一种格构柱剪力墙与混凝土剪力墙的组合式结构住宅。
背景技术
在我国传统粗放型住宅建设模式下,住宅建设对人工依赖程度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并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住宅产业化和绿色住宅建筑的倒逼机制。同时,我国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未来很长时间内钢材价格将在低位徘徊。因而,多高层钢结构住宅应运而生。
目前,如图1所示,住宅楼层的墙体转角多为由钢筋混凝土构建的剪力墙200’。这种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虽然价格便宜并且强度足够,但是,在施工时会造成大量粉尘,有害于环境。对于现代施工来说,我们更渴求一种更为环保的住宅墙体结构,以满足人们对优质生活环境的向往。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格构柱剪力墙与混凝土剪力墙的组合式结构住宅,以轻简的钢管柱代替部分混凝土剪力墙进而解决现有混凝土剪力墙有害环境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住宅墙体的环保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格构柱剪力墙与混凝土剪力墙的组合式结构住宅,该组合式结构住宅包括桩基础、设于桩基础上的剪力墙结构以及连接于相邻剪力墙结构之间的结构梁,剪力墙结构包括格构柱组合墙以及混凝土剪力墙,格构柱组合墙包括位于结构梁交汇位置的节点柱以及分别自节点柱向结构梁方向延伸的连接肢,结构梁连接于连接肢向外延伸的端部,每道连接肢包括:
加强柱,位于连接肢向外延伸的端部;
位于不同高度的至少第一连接梁以及第二连接梁,第一连接梁以及第二连接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加强柱与节点柱;
斜支撑,包括第一连接端以及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连接于第一连接梁与节点柱的交点,第二连接端连接于第二连接梁与加强柱的交点。
本实用新型钢结构住宅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节点柱、加强柱以及斜支撑形成桁架结构的格构式组合墙,以作为住宅的剪力墙结构,以替代现有住宅中的部分的混凝土剪力墙,这样,既满足了改进环保性的要求,又避免了柱体凸出于室内,进而提高建筑空间的整体性和适用性。
优选地,沿第一连接梁长度方向的下翼缘板与沿加强柱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延长交汇于第一中心点;沿第二连接梁长度方向的上翼缘板与沿节点柱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延长交汇于第二中心点;沿斜支撑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自第一连接端延长交汇于第一中心点;沿斜支撑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自第二连接端延长交汇于第二中心点。
优选地,斜支撑具有多个,位于不同高度的相邻两个斜支撑相互平行。
优选地,斜支撑具有多个,位于不同高度的相邻两个斜支撑相互交叉。
优选地,结构梁包括位于不同高度的第一结构梁以及第二结构梁,相邻两个格构柱组合墙之间设有斜拉支撑,斜拉支撑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结构梁与加强柱的交点,斜拉支撑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结构梁的中部。
优选地,沿第一结构梁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沿加强柱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延长交汇于第一交汇点;沿第二结构梁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沿加强柱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延长交汇于第二交汇点;沿斜拉支撑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自第一端延长交汇于第一交汇点;沿斜拉支撑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自第二端延长交汇于第二结构梁的中点。
优选地,节点柱以及加强柱为方形钢管柱且内部浇筑混凝土,第一连接梁、第二连接梁以及结构梁为工字梁。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住宅建筑中基础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结构住宅中基础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结构住宅中标准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结构住宅中顶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对应图2中A-A的局部横截面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结构住宅中格构柱组合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对应图6的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结构住宅中相邻两个格构柱组合墙之间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793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索穹顶与空间钢桁架组合的圆形罩棚
- 下一篇:一种保温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