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CPC设计的三平面复合平面聚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79230.7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60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唐润生;张启超;李啸宇;袁俊宝;唐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S40/22 | 分类号: | H02S40/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500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pc 设计 平面 复合 聚光器 | ||
1.一种基于CPC设计的三平面复合平面聚光器,由三平面复合平面聚光反射板(1)、太 阳电池板(3)、支架(4)和玻璃盖板(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平面复合平面聚光反射板 (1)固定在支架(4)上,所述太阳电池板(3)设置在聚光器吸收体位置即聚光器底部,且太阳 电池板的受光面朝向聚光器的入口,所述玻璃盖板(2)覆盖在所有聚光器的采光面入口上 方,两相邻反射板间非光路部分为中空,以便于通风散热;而涉及光线通过的光路部分应封 闭,以减少灰尘进入;入射角()为太阳光线(5)与聚光器采光面的的法线(6)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平面复合平面聚光器,其三平面复合平面聚光反射板(1)基 于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反射面(7)设计,其特征在于:每个三平面复合平面聚光反射板 (1)具有三个平面反射面;CPC反射面(7)是一个抛物曲面,是所述三平面复合平面聚光反射 板(1)的结构来源;所述三平面复合平面聚光反射板(1)的上下端点(8、9)与对应的CPC反射 面(7)的上下端点重合;所述三平面复合平面聚光反射板(1)的三个平面反射面的交点(10、 11)在对应的CPC反射面(7)上;所述三平面复合平面聚光反射板(1)的上端点(8)的临界角( )在51°~51.5°范围内,组成三平面复合平面聚光反射板(1)的三个平面反射面中的上反射 面与中反射面的交点(10)的临界角()在64.1°~64.3°范围内,中反射面与下反射面的交 点(11)的临界角()在77.1°~77.3°范围内;在直角坐标系中,单体三平面复合平面聚光反 射板(1)对应的CPC反射面(7)的方程为:
其中为CPC反射面的接收半角,,并按Ct=(1.95~2.0)的聚光比截短,所述 Ct为CPC聚光器截短后的聚光比,即聚光器上开口的宽度与下方吸收体的宽度的比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平面复合平面聚光器,还包含有倾角β,每年须调整倾角(β) 两次,其特征在于:倾角(β)为作为吸收体的太阳电池板(3)与水平面的夹角;每年春分到秋 分间调整其倾角为λ-18°(±1°);而秋分到下一年的春分间调整其倾角为λ+18°(±1°),其 中λ为当地地理纬度,具体调整日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前或延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师范大学,未经云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7923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