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间接式液位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79199.7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5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黄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天地汇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22 | 分类号: | G01F23/22;G01F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邓猛烈;潘登 |
地址: | 614000 四川省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间接 式液位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位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间接式液位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液位测量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低成本并且精准的液位测量方式 对于生产和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可导电且无腐蚀的液体,可以通过 不锈钢探针的方式来感知液位是否到达某个高度。具体为,当液面上升到不锈 钢探针的位子的时候,由于液体的可导电性,形成闭合回路,并可以形成电信 号输入到控制系统之中。这种不锈钢探针液位测量的方法具有成本低廉且精准 的优点。但是在化工中,对于不可导电的蒸馏水,或者对于具有高度腐蚀性且 导电性较弱的浓硝酸和浓硫酸等液体,该种不锈钢探针测量液位的方法不再适 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试方便,且成本较低的间接式液位测量 装置。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间接式液位测量装置,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及第三腔室,所述 第三腔室的底部垂直设置有用于和第二腔室相贯通的气管,所述第二腔室与所 述第一腔室的底部相互贯通,且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内分别设置有导 电液,所述第一腔室的上部设置有导电针,且所述第一腔室的腔体壁上部设置 有用于和外部待测液体容器的顶部相贯通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三腔室的根部设 置有用于和外部待测液体容器的底部相贯通的第二接口;
当所述外部待测液体容器中的液位升高时,通过所述气管与第三腔室相贯 通的第二腔室受第三腔室压力的升高,使得与第二腔室相贯通的第一腔室内的 导电液液面上升且与上方所述导电针相接触;
当所述外部待测液体容器中的液位降低时,通过所述气管与第三腔室相贯 通的第二腔室受第三腔室压力的降低,使得与第二腔室相贯通的第一腔室内的 导电液液面下降且与上方所述导电针相分离。
其中,所述第一腔室的腔体壁上设置有观测窗,所述观测窗上设置有用于 读取腔室内液位变化的刻度尺。
其中,所述第三腔室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上方且与所述第二腔室同轴设 置。
其中,所述第三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壳体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的壳体紧密贴 合。
其中,所述导电针外露于所述第一腔室壳体的顶部且与外部检测器件相连 接。
其中,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表面 垂直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腔室相贯通的所述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及第三腔 室,所述第三腔室的底部垂直设置有用于和第二腔室相贯通的气管,所述第二 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的底部相互贯通,且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内分别 设置有导电液,所述第一腔室的上部设置有导电针,且所述第一腔室的腔体壁 上部设置有用于和外部待测液体容器的顶部相贯通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三腔室 的根部设置有用于和外部待测液体容器的底部相贯通的第二接口;当所述外部 待测液体容器中的液位升高时,通过所述气管与第三腔室相贯通的第二腔室受 第三腔室压力的升高,使得与第二腔室相贯通的第一腔室内的导电液液面上升 且与上方所述导电针相接触;当所述外部待测液体容器中的液位降低时,通过 所述气管与第三腔室相贯通的第二腔室受第三腔室压力的降低,使得与第二腔 室相贯通的第一腔室内的导电液液面下降且与上方所述导电针相分离,此结构 设计,能够方便的间接测量外部待测液体容器中溶液的液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间接式液位测量装置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间接式液位测量装置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该间接式液位测量装置,包括第一腔室1、第二腔室2、及第 三腔室3,第三腔室3的底部垂直设置有用于和第二腔室2相贯通的气管31, 第二腔室2与第一腔室1的底部相互贯通,且第二腔室2与第一腔室1内分别 设置有导电液4,第一腔室1的上部设置有导电针11,且第一腔室1的腔体壁 上部设置有用于和外部待测液体容器的顶部相贯通的第一接口12,第三腔室3 的根部设置有用于和外部待测液体容器的底部相贯通的第二接口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天地汇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天地汇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791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