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与汇流排结合的直极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79154.X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4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肖占;刘晓华;张崇波;夏诗忠;刘长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骆驼海峡新型蓄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28 |
代理公司: | 襄阳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7 | 代理人: | 严崇姚 |
地址: | 4417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汇流 结合 直极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汇流排结合的直极柱。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铅酸蓄电池以其价格低廉、制造成本低、容量大、工艺简便、性能可靠和适应性强等诸多优势,已成为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化学电池之一。铅酸蓄电池的生产组装包括极板称重配组、包隔板、极群焊接、极群下槽、极板短路测试、封胶、气密性检查等多道工序,其中极群与汇流排焊接是一道关键工序,它直接影响蓄电池的质量和性能,因此,要求焊接牢固,无虚焊、假焊、无漏铅。
目前,各铅酸蓄电池生产厂家生产铅酸蓄电池时,一般都是先铸出偏铅件和直极柱,然后放入模具中与极群进行烧焊,将汇流排与偏铅件以及直极柱焊接在一起,而烧焊出来的汇流排(材料为铅锑合金)因冷却收缩,往往会使汇流排与偏铅件以及直极柱之间产生虚焊、假焊,从而造成蓄电池失效,影响其寿命与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与汇流排结合的直极柱,解决汇流排与直极柱之间烧焊时焊接不牢的问题,消除虚焊、假焊等质量隐患,提高蓄电池生产质量及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与汇流排结合的直极柱,包括汇流排、直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汇流排上设有板耳插入槽;汇流排与直极柱是整体式结构,构成带汇流排的直极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带汇流排的直极柱可以是由模具浇铸而成的整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带汇流排的直极柱还可以是由模具压铸而成的整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直极柱与汇流排设计成一个整体,并在汇流排上设有板耳插入槽,因而烧焊时,只用将板耳插入板耳插入槽,直接与汇流排进行焊接,可完全避免汇流排与直极柱之间出现虚焊、假焊,从而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与性能。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可完全避免汇流排与直极柱之间出现焊接不牢、虚焊、假焊质量隐患,提高电池使用寿命与性能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铅酸蓄电池与汇流排结合的直极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极板板耳的示意图。
图中:1、直极柱,2、汇流排,3、极板板耳,4、板耳插入槽,5、带汇流排的直极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与汇流排结合的直极柱,包括汇流排2、直极柱1。汇流排2上设有板耳插入槽4。汇流排2与直极柱1是整体式结构,构成带汇流排的直极柱5,带汇流排的直极柱5是由模具浇铸或者压铸而成的一个整体。
生产时,极板板耳3先在模具中固定好,然后放入带汇流排的直极柱5,极板板耳3和板耳插入槽4按位对好后进行焊接。焊接完成打开模具,取出集群。
汇流排2与直极柱1直接成为一个整体式的带汇流排的直极柱5,解决直极柱1与汇流排2之间因焊接而造成的焊接不牢、虚焊、假焊质量隐患,提高铅酸蓄电池使用寿命及性能,减少返工,提高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骆驼海峡新型蓄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骆驼海峡新型蓄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791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平电池极群压板及应用该极群压板的水平电池
- 下一篇:一种新型锂电池隔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