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温流体汽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78324.2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8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N·沙阿;J·M·布韦 | 申请(专利权)人: | 朝迪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7/04 | 分类号: | F17C7/04;F28D7/00;F28F1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路盛律师事务所 11326 | 代理人: | 常利强;王桂玲 |
地址: | 澳大利*** | 国省代码: | 澳大利亚;AU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流体 汽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化器,特别涉及一种低温流体汽化器。
背景技术
天然气(naturalgas)作为清洁能源,在很多国家都成为普遍的首选燃 料,天然气在能源供应中的比例迅速增加,天然气贸易正成为全球能源市 场的新热点。
液化天然气(liquefiednaturegas—简称LNG)仅占据相同量天然气在 其气态状态下体积的大约1/600。天然气液化后可以大大节约储运空间和成 本,而且具有热值大、性能高等特点。通常对天然气进行液化,以便于天 然气的存储和长距离的运输,在长距离运输时,建造管道是不可行或不经 济的。在例如印度和中国的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对天然气的需求正快速增 加。伴随着需求量的增长,大量的天然气以LNG的形式被运输到海外市场, 并随后在接收站中执行再汽化的过程,从而使LNG恢复到气体状态,然后 通过管道配送到各个地方。
已有的低温流体汽化器采用热源流体(例如海水)汽化中间流体使中 间流体转换为气态,然后中间流体从其气态冷凝为液态,同时汽化LNG得 到气态天然气(NG),其中中间流体的汽化和LNG的汽化发生在同一壳体 中,LNG的汽化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在壳体中自由流通的中间流体。然 而,中间流体的汽化和LNG的汽化整合在同一壳体中,导致对该壳体的设 计和维修保养都必须同时兼顾考虑用于中间流体汽化的换热器尺寸以及用 于LNG汽化的换热器的尺寸。这不利于对设备布局的自由设计。这种方法 不允许对各个换热器单独设计。此外,也不可能对各个换热器单独都进行 清洁和维修保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的低温流体汽化 器。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温流体汽化器,其包括第一汽化器 (CFV-PV)和第二汽化器(CFV-LV)。所述第一汽化器(CFV-PV)包括: 第一热传递管束,其容纳在第一汽化器的外壳内部;第一壳程,其由第一 汽化器的外壳与第一热传递管束之间的空间构成;第一入口通道和第一出 口通道,第一入口通道与第一热传递管束的入口端连接,且第一出口通道 与第一热传递管束的出口端连接;第一外壳入口和第一外壳出口,其设置 在第一外壳上且与第一壳程相通。所述第二汽化器(CFV-LV)包括:第二 热传递管束,其容纳在第二汽化器的外壳内部;第二壳程,其由第二汽化 器的外壳与第二热传递管束之间的空间构成;第二入口通道和第二出口通 道,第二入口通道与第二热传递管束的入口端连接,且第二出口通道与第 二热传递管束的出口端连接;第二外壳入口和第二外壳出口,其设置在第 二外壳上且与第二壳程相通。第一外壳出口通过第一管道连接到第二外壳 入口,且第一外壳入口通过第二管道连接到第二外壳出口。
优选地,所述的低温流体汽化器还进一步包括过热器(CFV-NS)。所述过 热器包括:第三热传递管束,其容纳在过热器的外壳内部;第三壳程,其由过 热器的外壳与第三热传递管束之间的空间构成;第三入口通道和第三出口通 道,第三入口通道与第三热传递管束的入口端连接,且第三出口通道与第三热 传递管束的出口端连接;第三外壳入口和第三外壳出口,其设置在第三外壳上 且与第三壳程相通。第三外壳入口通过第三管道连接到第二出口通道,且第三 出口通道通过第四管道连接到第一入口通道。
优选地,第二汽化器竖直设置。
优选地,第二汽化器水平设置。
优选地,液压头保持在第二汽化器中。
优选地,泵设置在第二管道中。
优选地,第一外壳入口和第一外壳出口分别设置在第一汽化器的上下两 侧。
优选地,所述低温流体汽化器进一步包括焊接在第一外壳内侧的半管道状 的液压支架。
优选地,第一外壳入口和第一外壳出口都设置在第一汽化器的上侧。
优选地,第二热传递管束具有湍流器(turbulators)。
优选地,第一外壳出口分成两个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朝迪国际有限公司,未经朝迪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783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