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口腔手术术后压迫止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78161.8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1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胡曼;胡开进;周宏志;侯锐;金涛;司瑞;杨晓伟;杨丽;闫维;钟良燕;毛旭;高金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132 | 分类号: | A61B17/132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腔 手术 术后 压迫 止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术后止血用具,具体涉及一种口腔手术术后 压迫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在颌骨囊肿手术、埋藏牙拔除手术、颌面部异物取出术等手术后, 需要对术区相应的位置进行压迫止血,以促使创口愈合,减少流血和 感染情况。
由于口腔手术的创口一般都位于口腔内部,例如牙龈、牙根等部 位,不便进行压迫止血,因此一般是在颌面部加压,从而对口腔内部 的创口进行施压。但是,压迫止血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患者手术 后口腔不适,也难以长时间保持按压姿势,如果利用胶布直接贴附在 颌面部,又不能起到压迫的效果,这给术后的护理带来许多难度。
口腔术后压迫止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很好的着力点,而仅 利用面部也无法借力,对面部区域形成压迫;现有技术中有利用环形 带直接环绕颅部进行压迫固定的,但这种方式环形带容易脱落,且固 定效果不好,患者感受差,环形带的固定易受到患者自身举动的影响, 因此并不是一种理想的压迫止血方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口腔手术术后压迫止血装置,能对颌面部区域进行有效地压迫止 血,有利于口腔手术术后的护理与患者的恢复过程。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口腔手术术后压迫止血装置,包括一个椭圆柱状的压迫柱, 压迫柱设置在患者面部靠近手术区域的位置,压迫柱的一端通过上固 定带固定在患者颅顶处,压迫柱的另一端通过下固定带固定在患者颈 部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固定带设置一对,分布在压迫柱的两端,上 固定带包括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上设 置有第一固定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固定带设置一对,分布在压迫柱的两端,下 固定带包括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上设 置有第二固定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连接带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扣带和第二扣 带,第一扣带、第二扣带与第一连接带构成Y形结构;所述的第二连 接带的端部设置有第三扣带和第四扣带,第三扣带、第四扣带和第二 连接带构成Y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固定装置设置在第一扣带和第四扣带上, 第二固定装置设置在第二扣带和第三扣带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压迫柱为弹性结构,压迫柱的弹性大于上固定 带和下固定带的弹性。
进一步地,所述的压迫柱内部分布有孔洞。
进一步地,所述的压迫柱的表面设置有吸附层。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固定带和下固定带均通过调节带与压迫柱连 接,弹性带上沿其轴向的两侧为褶皱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采用双重固定方式,能利用颈部、颅部区域,形成一种拉结式 压迫结构,对于面部特定区域进行有效压迫;
2.能进行方便地调节,对压迫位置、压迫力度进行调整,在保证 压迫效果的前提下,使患者感受更好;
3.考虑到对患者外形的影响,设置了颜色标签,使该止血装置外 形条件更佳,从而有助于缓解患者自身不良情绪;
4.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固定压迫效果好,适宜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示意图;
图3为调节带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代表:1—第一扣带,2—第二扣带,3—第三扣带,4 —第四扣带,5—颜色标签,6—第一连接带,7—调节带,8—第二连 接带,9—压迫柱,10—第一固定带,11—第二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面部压迫止血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固定问题,和压迫问题。由于 面部没有很好的着力点,使压迫装置没有好的固定方式。为此发明人 经过多次研究实验,提出了一种能有效利用人体颅部、颈部来固定压 迫装置的方案。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口腔手术术后压迫止血装置,包括一个 椭圆柱状的压迫柱9,压迫柱9设置在患者面部靠近手术区域的位置, 压迫柱9的一端通过上固定带固定在患者颅顶处,压迫柱9的另一端 通过下固定带固定在患者颈部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781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新型密封结构的电切镜
- 下一篇:一种体检中心护理专用采血包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