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种子高压电场分选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77962.2 | 申请日: | 2015-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8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本华;马兴;曲文涛;丁宁;曹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3C7/06 | 分类号: | B03C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086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种子 高压 电场 分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林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种子高压电场分选装置。
背景技术
种子分选的目的是挑选出生物学特性优异,即发育饱满、活力强、发芽整 齐的种子。传统的种子分选机械分选原理是基于种子物理机械特性在力场中的 差异来达到分选目的,即利用风力、重力、水力等技术进行种子分选。由于种 子内部品质——包括发芽率及活力等与这些物理机械特性并不紧密相关,因此, 分选效果并不理想,分选效率较低,已不能满足现代种子业发展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种子高 压电场分选装置,该装置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分选效率高,能够利用不同种 子间的导电性、电介质渗透性和极化程度不同完成的种子分选作业,分选出成 熟度最好、活力高的种子,并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及产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种子高压电场分 选装置,包括底板及平行设置在所述底板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底板一端的接料斗、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喂 料斗、分选滚筒及与所述喂料斗和所述分选滚筒分别抵接的传送带,所述喂料 斗远离所述接料斗:
所述分选滚筒设置在所述接料斗上方,其中间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 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所述转动轴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 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分选滚筒表面沿轴向设置有高 压绝缘导线圈,所述高压绝缘导线圈与所述转动轴轴向成一定夹角,所述高压 绝缘导线圈采用对梳插指结构,任意相邻电极均具有不同极性,通过滑环与高 压电源的输出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传送带两端分别设置有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两端和 所述从动轴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所述从动轴设置在所 述喂料斗下面,所述主动轴靠近所述分选滚筒,所述主动轴一端设置有步进电 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送带内侧紧贴带体设置有接地电极板,所述传送带上方设 置有与所述接地电极板相对的高压电极板。
优选地,所述分选滚筒表面靠近所述传送带设置有梳种刷,所述梳种刷两 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
优选地,所述接料斗沿平行于所述转动轴方向分割为多个接料槽。
优选地,所述分选滚筒筒体选用PVC管材,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 材料为有机玻璃。
优选地,所述喂料斗两端、所述高压电极板两端、所述接地电极板两端及 所述梳种刷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粘接。
优选地,所述分选滚筒的直径为250-350mm;所述传送带的长度为 800-1500mm,宽度为350-450mm;所述高压电极板(12)和所述接地电极板的长 度均为450-550mm,宽度均为400-500mm,两极板间距为20-40mm;所述高压绝 缘导线圈为外径3-6mm的铝护套线。
优选地,所述高压绝缘导线圈与所述转动轴轴向成一定夹角设置。
优选地,所述高压绝缘导线圈与所述转动轴轴向夹角小于等于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种子高压电场分选装置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分选效率 高;接地电极板和高压电极板的设置可对种子进行高压电场处理,提高种子的 活力,通过高压电场处理的种子通过设置有高压绝缘导线圈的分选滚筒时,能 够根据不同种子间的导电性、电介质渗透性和极化程度落在接料斗不同的接料 槽中,完成的种子分选作业,分选出成熟度最好的种子,并可提高种子的发芽 率及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种子高压电场分选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种子高压电场分选装置的主视图(去除第二侧 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 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农业大学,未经沈阳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779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