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线补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75899.9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6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史智峰;赵军;赵帮稳;吴坚;冯甫;贾鑫;王宇鹏;钟博文;杜中科;邓志伟;杨彦章;刘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75 | 分类号: | F16L55/1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爽;黄健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线 补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线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管线补漏装置。
背景技术
管线是指与泵、阀或控制系统联接的管道,可以传送液体、气体或粉末 状的固体。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管线大多为金属管线、非金属管线和复合管 线等。
以非金属管线中的玻璃钢管线为例,由于在使用玻璃钢管线的过程中, 玻璃钢管线易受外力影响导致玻璃钢管线穿孔渗漏(简称:管漏),目前, 常见的玻璃钢管线的补漏方式为:首先,将补漏材料均匀涂抹在玻璃丝布表 面,并将涂抹了补漏材料的玻璃丝布缠绕在玻璃钢管线的管漏处,其次,将 两个呈半圆形的管线补漏装置设置在玻璃丝布外表面,并使用电焊将该两个 管线补漏装置的两端分别焊接连接,以固定玻璃丝布,使玻璃丝布可以紧密 的缠绕在玻璃钢管线的管漏处。然而,在使用上述管线补漏装置进行补漏时, 补漏工艺繁琐,补漏效率较低。
故,现有的这种管线补漏装置,无论是从补漏工艺还是从补漏效率上来 说,都无法满足管线补漏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线补漏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使用现有的 管线补漏装置为管线进行补漏时,补漏工艺繁琐,补漏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管线补漏装置,包括:第一卡瓦、第二卡 瓦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卡瓦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卡瓦的外表面的固定装置;其 中,所述第一卡瓦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卡瓦的两端设置有与 第一连接件匹配的第二连接件;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一对连接部;
所述第一卡瓦和所述第二卡瓦均设置在管线的外表面,并通过所述第一 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对接形成一密封的中空圆筒;所述固定装置的每对 连接部通过螺栓连接,以将所述第一卡瓦和所述第二卡瓦紧固在所述管线的 外表面。
如上所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圆弧形的卡箍、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卡箍 的两端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 板形成一对连接部;
所述卡箍套设在所述第一卡瓦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卡瓦的外表面,所述 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螺栓紧密连接。
如上所述,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间隔第一预设距离。
如上所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卡瓦两端的第三固定板和 第四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卡瓦两端的第五固定板和第六固定板;其中, 所述第三固定板和所述第五固定板形成一对连接部,所述第四固定板和所述 第六固定板形成一对连接部;
所述第三固定板和所述第五固定板通过螺栓紧密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板 和所述第六固定板通过螺栓紧密连接。
如上所述,所述第三固定板和所述第五固定板间隔第二预设距离,所述 第四固定板和所述第六固定板间隔所述第二预设距离。
如上所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凸起,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与所述凸起配套 的凹槽。
如上所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锯齿形凸起,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与锯齿形 凸起匹配的锯齿形凹槽。
如上所述,所述第一卡瓦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卡瓦的内表面均设置有密 封衬垫。
如上所述,所述第一卡瓦和所述第二卡瓦均为半圆弧结构。
如上所述,所述第一卡瓦和所述第二卡瓦均为不锈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线补漏装置,通过在第一卡瓦的两端设置第一连接 件,在第二卡瓦的两端设置有与第一连接件匹配的第二连接件,使得第一卡 瓦和第二卡瓦在对接后,可以直接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将对接处密 封,同时,通过在第一卡瓦的外表面和第二卡瓦的外表面设置连接方式为螺 栓连接的固定装置,使得第一卡瓦和第二卡瓦通过螺栓就可以紧固在管线的 管漏处的外表面,同时还可以提高第一卡瓦和第二卡瓦对接处的密封性,简 化了补漏工艺,提高了补漏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 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 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线补漏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线补漏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758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