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应堆上部组件泄露检测系统密封性试验堵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75614.1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2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吴磊;张建军;高生华;张范;赵亚明;尤晓波;张宾;刘明;李高超;易良川;孙龙;兰晓伟;曾振华;胡彬;曹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7/017 | 分类号: | G21C17/017;G21C17/11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22204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堆 上部 组件 泄露 检测 系统 密封性 试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站反应堆检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应堆上部组件泄 露检测系统密封性试验堵头。
背景技术
核电站反应堆上部组件顶盖上有以下接管:121个控制棒驱动机构接管、18 个中子温度测量通道管束接管、1个反应堆排气接管和一个备用排气接管。其中, 121个控制棒驱动机构接管上安装有103个控制棒驱动机构耐压壳和18个盲 板,18个中子温度测量通道管束接管安装有18个中子温度测量通道管束。这些 接管被平均划分为6个区域,每个区域都设计有一套上部组件泄露检测系统对 接管的密封性进行检测。
年度换料大修期间,在上部组件检查井内需对上部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接 管的密封性进行试验,确保机组运行时一回路承压边界的完整性。但上部组件 在检查井内检修时18个中子温度测量通道管束已经解开密封,与这些接管连接 的泄露检测管处于失密封状态,因此无法直接对上部组件泄露检测系统打压。 为此,江苏核电有限公司首次开发了一种反应堆上部组件泄露检测系统密封性 试验堵头,保证上部组件泄露检测系统密封性试验顺利完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反应堆上部组件泄露检测系统密 封性试验堵头,保证泄露检测系统密封性试验能够方便、快速完成,以缩短此 项工作的工作时间,降低人员所受辐射剂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应堆上部组件泄露检测系统密封 性试验堵头,该装置包括伸长堵头、旋转堵头,伸长堵头、旋转堵头通过轴连 接,伸长堵头、旋转堵头包括上部的定位凸台。
所述的旋转堵头包括堵头与轴二。
伸长堵头包括堵头与轴一,所述轴一与轴二螺纹连接。
轴二外表面安装有螺母。
螺母与伸长堵头间有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运用反应堆上部组件泄露检测系统密封 性试验堵头可方便快捷地封堵住泄漏检测管,保证密封性试验顺利完成,减少 此项工作的作业时间,降低人员所受辐射剂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上部组件顶盖接管图;
图2为泄露检测管连接图;
图3为中子温度测量通道接管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应堆上部组件泄露检测系统密封性试验堵头示意 图;
图5为堵头主视图;
图6为堵头仰视图。
图中:1—中子温度测量通道接管,2—泄漏检测系统集流管,3—泄露检测 管,4—接管上端密封面,5—接管下端密封面,6—泄露检测管口,7—伸长堵 头,8—垫圈,9—螺母,10—旋转堵头,11—轴安装孔,12—销孔,13—定位 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3、4、5、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应堆上部组件泄露检测系 统密封性试验堵头,该封头包括伸长堵头7、旋转堵头10,伸长堵头7、旋转堵 头10通过轴螺纹连接,伸长堵头7、旋转堵头10包括上部的定位凸台13。
旋转堵头10是由堵头与轴二通过销子固定而成。轴二外表面是全螺纹结构, 与螺母9配合,提供密封中子温度测量通道接管上泄漏检测管口所需的力矩值。 轴二内部为通孔结构,使伸长堵头上轴一在其中自由伸缩。伸长堵头9是由堵 头与轴一通过销子固定而成。堵头上设计有定位凸台,定位凸台可定位在中子 温度测量通道接管的上端密封面上,此时堵头正好堵住泄漏检测管口。由泄露 检测系统密封性试验堵头总结构图可见螺母旋出时顶住伸长堵头7,使两端堵头 间距扩大从而压在中子温度测量通道接管壁上,实现泄露检测管口的密封。螺 母9与伸长堵头间有垫圈,其中螺母9与伸长堵头间的垫圈起到防止螺母与堵 头咬死的作用。
工作时,选择需要做试验的泄漏检测系统集流管,区分出与其对应的中子 温度测量通道接管,安装泄露检测系统密封性试验堵头,封堵住泄漏检测管口; 拆除泄漏检测系统指示仪表盖帽;拆下泄露监测系统集流管上顶丝,接好打压 气管,开始打压;根据泄漏检测系统指示仪表检查驱动机构接管密封性是否完 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核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核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756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材料
- 下一篇:一种医疗卫生用无纺布的生产配方及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