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管型金属件与管型树脂件的联接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75202.8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5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广;李风涛;闫永维;张子佳;李川;曾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7/02 | 分类号: | F16B7/02;F16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金属件 树脂 联接 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管型金属件与管型树脂 件的联接部件。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主体采用高强度易钻铣的树脂复合材料的封隔器、 桥塞可以更好满足油水井卡层生产、措施需求,保证入井封隔器解封失效时短 时间内钻除,降低入井工具风险,另外还提高了工具的耐腐蚀性,延长使用寿 命。但在制造树脂井下工具中,树脂件与管型金属件通常采用扣型连接,而扣 型连接稳定性较差,极其容易造成脱扣等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中树脂件与管型金属件之间的扣型连接存在稳定性较差的 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用于管型金属件与管型树脂件的联接部 件,用以现有技术中树脂件与管型金属件之间的扣型连接存在的稳定性较差的 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管型金属件与管型树脂件的联接部件, 包括:
管型树脂件;
金属护套,设置于所述管型树脂件外围,所述金属护套与所述管型树脂件 之间具有一楔形空间;
压块,设置于所述楔形空间内,所述压块的锥度小于自锁角;
管型金属件,与所述金属护套连接,且端面与所述压块接触。
可选地,所述管型树脂件内嵌套有内衬金属环,所述内衬金属环所在的位 置对应于所述压块与所述管型树脂件接触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管型金属件与所述金属护套通过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管型金属件具体由铁制成。
可选地,所述管型金属件具体由铜制成。
可选地,所述管型树脂件具体由玻璃纤维树脂制成。
可选地,所述管型树脂件具体由碳纤维树脂制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 效果:
1、由于采用了将压块设置在金属护套和管型树脂件之间的楔形空间内, 且压块的锥度小于自锁角的技术方案,所以管型金属件与管型树脂件之间所受 到的拉力小于压块与管型树脂件之间的活动摩擦力,从而形成了固定联接作 用,保证了管型金属件与管型树脂件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从而解决了现有技 术中树脂件与管型金属件之间的扣型连接存在的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2、由于采用了在压块与所述管型树脂件接触的位置对应的管型树脂件内 嵌套内衬金属环的技术方案,避免了因管型树脂件受到压块的挤压而变形、使 得连接部件的受力情况发生变化而导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联接部件失 去固定联接作用的情形出现,保证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联接部件的稳定 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管型金属件与管型树脂件的联接部件 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管型金属件与管型树脂件的联接部件 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用于管型金属件与管型树脂件的联接部 件,用以现有技术中树脂件与管型金属件之间的扣型连接存在的稳定性较差的 技术问题。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管型金属件与管型树脂 件的联接部件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管型金属 件与管型树脂件的联接部件包括:
管型树脂件5;
金属护套2,设置于管型树脂件5外围,金属护套2与管型树脂件5之间 具有一楔形空间;
压块3,设置于楔形空间内,压块3的锥度小于自锁角;
管型金属件1,与金属护套2连接,且端面与压块3接触。
可以看出,由于采用了将压块设置在金属护套和管型树脂件之间的楔形空 间内,且压块的锥度小于自锁角的技术方案,所以管型金属件与管型树脂件之 间所受到的拉力小于压块与管型树脂件之间的活动摩擦力,从而形成了固定联 接作用,保证了管型金属件与管型树脂件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从而解决了现 有技术中树脂件与管型金属件之间的扣型连接存在的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752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